“龙应该藏在云里,你应该藏在心里。”——献给我的六年

今天没有早起,原因是昨晚的梦。这梦太过美好,以致我不愿睁眼,不愿相信这是梦。梦里那个少年,他与我交谈,我们一起去郊游,野餐,看电影。不是情侣,只是朋友;没有牵手,没有亲吻,只是聊天,交流。我却沉醉其中,不愿醒来。早上睁眼,看见明显被无视的好友申请,心中暗自叹息:竟是连朋友也做不成。我明白无法挽回,便只有向前看。然而六年光阴与青春酝酿的心绪足以醉人百年,文字是唯一的醒酒汤,谨以此文纪念这六年风月,拥抱六年中那个孤独而不自知的自己,故名为《举杯送风月》。
十三岁那年夏天我初次踏入初中校门,期待且忐忑地迎接我的初中生活。军训开始了,最先自我介绍的你首先引起我的注意----认识了新同学,像是蒲公英落了地,我感到安心。那时的你,是我们队队长,会拉小提琴,对人阳光热情,对事积极担当,很受大家欢迎。我那时觉得你很特别,因为你总是站在最耀眼的地方。后来,我们阴差阳错成了同桌,从小县城来到班上的我资质平平,在巨大的落差之下变得自卑。与你做同桌,就像打开了新世界。地理课,老师在讲台上讲非洲,你在讲台下与我分享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音乐课,五音不全的我听你唱高音,呆滞地望你一眼,你朝我挑眉;晚自习,我们相约写同一主题随笔,你说你字丑,我却在心里暗暗欣赏。有句话说:“在爱情里,女人总要带点崇拜感。”那时的你桀骜不驯,玩世不恭,比我优秀太多,举手投足间少年气不断。那时的我对你极度崇拜,好感颇多。晚自习后,我们偶尔会一起放学,把今天未完的话题结束,然后分别回家。每日如此,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崇拜感变成了喜欢。于是,七年级的我学会了暗恋,但到底是涉世未深,心意被众人知晓,我不知所措。八年级的我暗恋变成了明恋,我纠结着,一面想用坚决拒绝的态度演戏以混淆视听,一面又学会上课默默关注你,用小把戏表达喜欢。然而演技拙劣,屡次穿帮,最后越描越黑,人尽皆知。九年级我学会了破罐子破摔,却也只有送你一份生日礼物的勇气,其他什么也不敢做。我跌跌撞撞,从十三岁到十六岁,那时的我情窦初开,只晓得喜欢一个人就要对他很好很好,又没有长大,学不会掩饰,放不下所谓“女生的矜持”以及外界的流言蜚语,这样扭扭捏捏,原地踏步,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错过。
我错过了你,这是我十六岁就明白的事。然而,像我这般敏感之人,内心有太多情不自禁。在高中的日常创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你要写少年,就不能只写少年
要写飞扬,写意气
写酒入豪肠的一捧月光
写银鞍白马,写飒沓流星
写一次心动,一场盛夏
写奋力跃起的球入篮筐
写白炽灯下的数学计算
写笑容,写热烈,写张扬
独独不写
灯下摹你眉眼的马乱兵荒。
随意的抒怀,却是我十六岁到十八岁无数次情不自禁的真实写照。偶尔读诗,诗中少年意气风发,我想到你;偶尔看球,球入篮筐的那一瞬,我想到你;偶尔做题,密密麻麻的草稿正如心绪,无解且无穷。人本如此,越美好的东西,越难以脱身。所以,我越陷越深,演绎了一场长达三年的单相思。
到现在,我摆脱了幼稚,以成熟理性的心态去回首往事时,觉得自己很倒霉,在什么都不懂的年岁就被那可遇而不可求重击。可仔细想来,我倒也不觉得后悔。因为我曾见过别人不曾见过的风景,我也在这样的情感中学到很多,慢慢成长,慢慢成熟。这份感情就像隐匿在天空一角的月亮,当我疲惫不堪停下脚步时,它冒出的那一角唤醒我内心的欢愉,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我是否可以说,我喜欢你,与你本人没有关系。
六年的单相思,带给我的除了伤心与不甘,还有其他更宝贵的东西。我记得曾经写过一个作文题名为《缺憾》,我那时不知何处着笔,现在我有了答案:十几岁的时候,我遇见了一个清风明月般的人,他眼里的光在我心房上凿了个洞,冲撞,鲁莽,情不自禁倾泻而出,那是内心的波涛汹涌。然而,义无反顾潮起,不计后果向前,在退潮时却得悻悻而归,此为缺憾。罢了,缺憾也是一种美,我将举杯,敬我的冲撞,鲁莽,情不自禁,送别这杳无回音的六年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