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生与磨难常伴、成就与荣耀不成正比、永远记住并缅怀的科学泰斗

2021-11-28 14:26 作者:探索宇宙科普  | 我要投稿

不管活着还是去世,他始终默默无闻,对于他的名字,99%的中国人都没听过。但他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星,更是值得中国人敬仰的英雄!如果钱学森能顶上五个师,那他至少能顶十个,为了阻挠他回国,美国曾不惜连发三道拦截令!可他的贡献和得到的荣誉,却完全不成正比,媒体从未好好宣传过他,他的辉煌一生鲜为人知。他就是赵忠尧。赵忠尧一生与磨难常伴,却总与荣誉无缘,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却因他人的偏见和过错失之交臂,为了祖国他当过乞丐,住过牛棚,挨过批斗,但他跟叶企孙一起教出了钱三强、邓稼先、周光召、程开甲、杨振宁等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家,直到最后,两弹一星的荣誉又与他失之交臂。今天我们就聊聊原子能之父赵忠尧的传奇人生。

1902年6月27日,赵忠尧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一户远近闻名的中医之家,父亲赵继和饱读诗书。目睹了太多人因为战争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对儿子赵忠尧十分看重,希望他用知识来改变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父亲朴素真诚的民族情感,深深影响了他,18岁那年,赵忠尧考入了南京大学,4年后,成绩出众的赵忠尧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助理教员。在南大的岁月里,赵忠尧一心向学,始终全心全意地从事着物理研究的工作,他那对物理学的满腔热情和独到见解很快便得到了清华著名学者、物理学家叶企孙的肯定。1925年,在叶企孙前辈的力邀之下,赵忠尧来到清华大学,成为了物理系的助教。在清华任职期间,赵忠尧没有满足于现状,依然翻阅各种物理资料,以求完成父亲的夙愿,知识救国。

2年后,赵忠尧有幸被选派到美国去深造,而更加幸运的是,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赴美深造的5年之中,赵忠尧可谓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扑在科学研究之上。当时到了快要毕业时,密立根给他布置了一道题目,但赵忠尧认为这个题目太简单,请求密立根给他换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最终,赵忠尧改做“硬伽马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这个题目。无论是密立根,还是赵忠尧,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题目已经把赵忠尧推到一个物理科学伟大发现的门口。1929年,赵忠尧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硬γ射线的高能量光子束,在通过重金属铅时,会出现“反常吸收”现象,并产生一种特殊辐射。于是他把论文交给了密立根教授,密立根教授看到后吃惊极了,193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正式发表了他的论文。他是第一个观测到正反物质湮灭的人,也是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反物质的物理学家。这个发现足以使赵忠尧获得诺贝尔奖,却因他人的偏见和过错失之交臂。可赵忠尧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远渡重洋不是为了学位,更不是为了拿诺奖,而是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学到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

1931年,赵忠尧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毕业,转而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继续研学。并结识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卢瑟福的指导下,他同时进行着多项研究,苦心钻研的他深深感动了卢瑟福,作为礼物,卢瑟福赠送给了他五十毫克的放射性实验镭。作为研制原子弹的重要材料,这种资源十分短缺,回到中国后,赵忠尧将50毫克的镭放在了清华大学实验室。并在中国首次开设核物理课程,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清华大学成为了极其危险的地方。赵忠尧马上想到了放在实验室的50毫克放射镭。他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清华大学拿到这些镭。为了掩人耳目,他找到一个不起眼的破坛子,把放着镭的铅桶装了进去,他又找了破旧的衣服,把自己弄得披头散发,俨然一个乞丐模样。就这样,他跟着难民,白天躲起来晚上赶路,一路上吃尽苦头风餐露宿,但是那个破咸菜坛子永远不离身。就这样赵忠尧一路乞讨南下,几个月后最终来到了长沙的清华大学校区。当他把怀中的“酸菜坛”交给了梅校长时,梅贻琦发现这破衣烂履的乞丐竟是赵忠尧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从北京到长沙的冒死征途,仅仅只是他第一次为国家舍生忘死!

1946年赵忠尧受邀赴美参观原子弹爆炸的现场实验,看到袅袅升起的蘑菇云,其他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核爆炸威力惊呼时,他却沉默不语、百感交集。中国什么时候才能释放出这样巨大的能量?想要搞出原子弹,粒子加速器是关键。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已经实现了加速器的工业化,但这玩意不出口还贼贵。为了弄清楚加速器的原理。赵忠尧再次回到母校加州理工,他利用一切条件,对加速器的操作台和零部件进行研究,为了掌握加速器的设计和制造细节。赵忠尧成了实验室里最勤奋的人,在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他拼命掌握着有关加速器制造的技术资料和零件参数。为了换取一些零件,他甚至节衣缩食,每天只吃面包和咸菜,把有限的经费和生活补贴,都用来向工厂定制加速器零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爱国心切的赵忠尧知道报效国家的时刻到了,为躲开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海关的严密检查,他将自己几年来收集到的加速器零部件分提前运回了祖国,1950年,他和一批华人爱国科学家一起准备回到祖国的怀抱,可美国却不愿轻易放走如此难得的尖端人才,当归国的船只驶至日本横滨附近,赵忠尧就被美国情报局的间谍抓住,将其关押进了位于东京的中野美军监狱。在被关押的日子里,美军想尽了办法迫使赵忠尧屈服,可赵忠尧无惧纠缠和胁迫,始终坚定地表达自己一心回国的意愿。赵忠尧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美军在日本监狱的消息披露后,世界科学界一片哗然,纷纷强烈谴责美方的做法,中国政府也持续地向美国政府表达强烈的抗议和不满,迫于情势的重压,美方终于释放了赵忠尧。1950年11月,赵忠尧满含着热泪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归国后,赵忠尧立刻投入到研制原子弹的工作中,他捧着一颗赤诚单纯的爱国之心,在实验室里奉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成果,成为了中国的核物理学鼻祖。然而十年动荡时期,赵忠尧却没能够幸免于难,他又一次被羁押在监狱之中,受尽了无端的折磨和羞辱,并因此而错过了“两弹一星”科研工作最重要的阶段。1973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已经是71岁的赵忠尧,终于恢复工作。他没有怨恨昔日所遭受的侮辱和折磨,迅速再度投入了毕生挚爱的科研工作之中,建立了核物理的实验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大力为祖国培育优秀的物理学科专业人才。

1998年5月28日,赵忠尧院士突然长逝,享年96岁。可让人唏嘘不已的是,生前他没能得到公正的奖项,死后也没能得到应得的哀荣!如今我们再去回顾赵老的一生,他一生与磨难常伴,两度错失本该拥有的至高等级荣耀头衔,本可以成为划时代的全球知名科学家,但他却始终低调如故、不忘报效祖国的初心使命。刚毅坚卓,这四个字或许就是赵忠尧教授一生最好的注脚。让我们和后辈们一起,永远记住并缅怀赵忠尧这位鲜为人知的科学泰斗,如果没有他当年的毅然回国的英勇之举,便不会有如今国力强盛的中国!


一生与磨难常伴、成就与荣耀不成正比、永远记住并缅怀的科学泰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