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修辞人称!成语补写?还有病句!【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啊哈哈哈,笔记来喽!在这里只做最好的笔记!
今日主题:语言文字(选择题)!咋得高分?找到方向!大饱石油!

在这里,我尽量截屏能少就少,课上、资料中、奇哥所说的用文字追求能全则全,文字是主体,力求让没看过课程或者对课程已经淡忘的人(万一是我自己呢) 看到笔记也能全部看懂,也求大家支持。
但是因为如此,语文笔记字会多钇点点,我已经把特殊部分用不同颜色标出来了,注意区分
学一学大神,来整个目录
1️⃣解决办法
2️⃣考情梳理
3️⃣不同题型的方法
→修辞
→人称代词+标点
4️⃣刷题
- 2020i
- 2019ii
- 2021乙

1️⃣解决办法
- 找不同
语言文字应用的选择题不用先看原文,先看选项,找不同
- 用原文/语法知识判断
2️⃣考情梳理

找重点
3️⃣不同题型的方法
修辞
- 2022甲卷04:10
21。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高官显贵)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指的是自己在喝酒的时候,别人给弹音乐。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故乡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女子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是借代
人称代词+标点12:49
标点题只用看圈起来的东西和周围东西的关系
- 2019ii卷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不是真的,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看标点左右词语关系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真的)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两人之间的厚障壁不是真的)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文明是修饰面具这个宾语的,我们需要看面具是不是真的文明,来判断是实是虚,可知意思是面具是文明的,但内心是假的,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
- 2020i卷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找关系,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相当于“=”的意思。
19.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B)
A. 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回报”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是=)
C.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 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应该是说革命精神是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相当于对前文内容的总结)
- 2020假卷(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谷物很明显是死啊,但在人心中是活的,所以选项的活相当于假的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那些去不了的地方是真的去不了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 2020新i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左右是不等于的关系,后文的内容相当于由“小店”而联想到,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去吃门钉肉饼”,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
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是=,“《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由前面联想到后面内容
C. 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结构不大一样
D.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 2022新i卷
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
文中的你可以指任何人,everybody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就是你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他的行为是使所有人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以上为方法例子
—逸一时误一世——这是一个正常的分界线——逸一时误一世—
以下为真题试炼
4️⃣刷题
- 2020i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 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找出括号前后的关系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A. 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相当于少吃肉就是在减肥,也不绝对,很合理。
B. 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 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 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 可以根据平时认知,难道唯民族的命脉才能传承文化吗
- 也可以据后文“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可知,文化在前,民族在后,
据此排除CD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C)
A. 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B. 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
C. 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
D. 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
文化与民族为一个东西,应为互为一体,排AD
博大精深相当于又大又深,向上下左右前后都扩展开来;繁荣昌盛相当于树向上生长。
卓尔不群→unique;源远流长→祖宗强
一脉相承:意思是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互为一体:互相融合,成为一体。语境强调二者的相互交融,本是一个整体,因此选“互为一体。”排除AD。
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前赴后继: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此处强调中华文化代代相传,故选“薪火相传”。排除B。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此处强调中华文化的兴旺发达,从而使中华民族得以伟大复兴,故选“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语境是中华文化,不是人,选“源远流长”。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B)
A. 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前面有“…的因素”,而后面没有,要保持前后一致,或者说“因素”赘余,排AD
B. 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原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不是……而是”,“不仅……而且”
C. 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 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 2019ii卷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各种风格→画家的不同)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A.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B.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对尺度的把握相当于一个事实,一个现象,应为“体现”
C. 面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 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18.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B(讲过了)
19. 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A. 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并行不悖相当于同时做两件事,而不相互影响,一般用在有两项以上内容的句子中
B.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压缩毛巾,能否凭借感觉是艺术法则。“能否”在句子是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排除BD两项。
C. 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类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 2021乙卷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A. 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很有可能隔了一张薄薄的“厚障壁”,即使近在咫尺,也不能触手可及。
B. 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 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 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语境是形容距离极近,但并非实指。再根据语境中的“远在天涯”可推知,应选“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语境说的是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应选“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非此即彼:意思是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语境是说现在线上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再联系后文“‘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知应选“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取之不尽: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语境中有“提供养料”,应选“源源不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原文中社会交往在前,所以说排除CD
A. 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并列
前面说的是“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后面说“‘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说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而“社会交往”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B. 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递进
C.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由于”前面没有东西,大大增强了缺少主语。排A
B. 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当空间和时间做主语时,后句的主语却是效率
D.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是哪个有助于提高效率啊,是空间和时间压缩,还是互动性大大增强呢,排D
victory!!
对了,统一一下意见,各位有没有对笔记原文件的需求,最近两个月把“2023高考系统课”的笔记做完前后,可能会像奇哥一样把笔记文件放到云盘中供大家免费食用,如有需求可以私信、评论来告诉我 (笔记格式是PDF格式,使之不漏标记,并且我还进行了精简,还把整体颜色加深满足打印的需求)
效果实例,方便的话可以去看看https://www.aliyundrive.com/s/HJCW7ef9fhk
各位还记得奇哥在讲2023T8联考那个从三个角度讲一个事的文言文所告诉我们的吗?无论干什么事要尽量多从不同角度出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习这种自己的事,也不能片面的只接受一家之言,而且如果有些课你还躺着听效果很有可能就微乎其微了(你是天才当我没说)。一节课的笔记也多看看别人的,找一找别人的长处。不是一个老师或谁一个笔记就能让你吃透全部内容的,多看看,多比较一下,找出他人强的部分,多审查自己,一定能成为更好的人。
而且之前的东西也要多复习(我上次花了三个多小时做作用题的笔记,结果一个星期不到不练不看就忘很多了),即使想不起来专门找时间复习,看见自己做练习或者考试哪出问题了也能知道哪些该复习吧,发现问题就赶紧一处理吧
我再来阴阳怪气一下,如果你觉得评论区里所说“给他点赞成绩能x分+”的大佛或gods是对的,能顶得上看视频课、学习的话就按他说的去做,省事又省力,费时间去十二年苦读又有什么用,对不对。
我每个语文笔记都会这样阴阳怪气的,都是复制贴贴之前写好的嘛,巧了,我也不累。觉得有攻击性么?我觉得是有,那就直接踩一脚,再拉黑我就行,可不就能心旷神怡,一劳永逸,省时省力,皆大欢喜么
在我发完这篇笔记后,总还是忽忽不乐;但我立刻转败为胜了,我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