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紧跟美日,对我国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或倒逼中国新一轮发展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美国、日本等国家陆续针对中国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试图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最近,荷兰紧跟美日,也宣布对我国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形势颇为严峻。不过国纳科技酱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及企业将会反制,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半导体产业的国内化进程,或倒逼中国新一轮发展。

一、形势严峻
当前形势对我们来说颇为严峻,中国半导体产业正遭遇全球封锁与制裁。2023年6月30日,荷兰宣布自9月1日起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ASML表示将遵从荷兰决定,不再向中国出口制造芯片的光刻机。此前,日本已经遵循美国的指令禁止向中国出口23项半导体相关产品和技术,美国也酝酿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智能芯片。

这些封锁和制裁措施无疑给我们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中国芯片国产率仅约为22%,与美西方设备工艺制程仍存在代差。因此,对半导体设备的替代需求迫在眉睫,这既是挑战,也是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二、应对策略
面对美西方的封锁与制裁,政府和企业均在积极应对,目前来看,主要是采取自主创新与资源出口管制两种手段:
自主创新: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内半导体产业,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此外,我国还在推动半导体产业链整合,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

资源出口管制:中国政府对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2023年7月3日,中国相关部门发布公告,决定自8月1日起,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这两种金属广泛应用于战略新兴产业,且中国在这两种金属上是全球供应大国。出口管制将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半导体产业产生影响,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三、前景展望
国纳科技酱认为,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半导体封锁与制裁,我们必然会上下一心积极应对,努力实现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预计在政府支持及企业自主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首先,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实现更高程度的自主创新。随着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大力支持,企业将更加注重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缩小与美西方设备工艺制程的代差。

其次,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随着政府推进产业链整合,中国将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半导体产业生态,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实现产业链的自给自足。
最后,在资源出口管制的影响下,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中国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只是个开始,后期还会有进一步的管控措施出台,这将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半导体产业产生一定影响,有利于我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半导体封锁与制裁,我们必然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虽然当前形势严峻,但我们坚信在政府支持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实现产业的自给自足,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下期更精彩!
我是国纳科技酱,百家匠心计划科普创作者;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前理事、西建大无锡校友会副会长;百空净/节能/环保领域实践20年。
重要声明:此处所发表的文章是作者国纳科技酱原创作品,版权归国纳科技酱所拥有,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