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音乐·自学乐理】78-打拍子(19)-非常见拍号如何打拍子

规则一:所有的拍号实际上都可以以“一拍”为单位,把“一拍”打成一个V字,例如遇到下面的十六四拍:

这时就是以十六分音符为一拍,十六分音符的长度才是一个V字,对应的打拍子手势如上图所示。此时三十二分音符就是半个V字,八分音符就是两个V字,四分音符就是四个V字,只要你确定了哪个音符是一个V字,其他音符便可以通过相对二倍关系推算出来
规则二;若某个拍号有“三拍为一集体”的结构,则这个结构可以用三角形去打。
以下面的八八拍为例:

有以上三种组合方式
(之所以不是4个八二拍组合,要放在后面来解释)
这个八八拍里有以“三拍为一集体”的结构,就可以采用三角形打法,而八二这个集体仍采用V字打法,这样便利于手嘴配合。
八八拍可以有这三种结构,那如何知道是其中哪一种呢?
以下面这首八八拍乐谱为例:

可以看到音符下面的连线有断开的地方(即箭头所指处)我们可以观察出断开的地方形成了一个3+3+2的结构类型,一首曲子如果没有额外的说明,那全曲都是一样的3+2+3类型,就不必担心后面变成3+2+3或者2+3+3了。
再换一份八八拍乐谱,如下图第二行:

第2行乐谱就是3+2+3的结构。
那么有关这种音符间的线要断开,在什么时候断的问题就是后面要讲的音值组合法的内容,通过音值组合法可以判断是哪种结构(这部分是创作者要学习的内容,如果只是为了看谱可以不必计较这部分)
在这里我们只需要知道如何去打这两种乐谱的拍子。
八八拍是混合拍子,可以结合规则一和规则二,据此第一首的打拍子示意图如下:

需要注意:一拍并不是绝对的一个V字,而要看具体的情况适配,比如上图这些V字,实际对应了两拍,V字的每一条边都是一拍,这是因为三角形是每一条边对应一拍,在与三角形配合的情况下,V字也变成每一条边一拍。改变一次动作就是小新的一拍拍子就变得更加顺手。
同理,第二首乐谱的打拍子示意图如下
当然也可以只用规则一去打拍子,如如下图

图中可以看出混合拍子如果只用一拍一个V字的规则一去打会明显麻烦许多。需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取舍。
只用V字简单易上手但要累一些, V字和三角形结合比较注重熟练度,但手要轻松一些。
根据规则一和规则二,

任何拍号都可以打拍子了。
但要注意规则二只适用于分母大于等于8的拍号,四三拍是不适用于规则二的,前面说过四三拍的这三拍更像是1+1+1。
用下面两首乐谱自主练习打拍子


最后再来说说二几拍,在乐谱上二几拍的直观感受是比较慢,比如下面的二二拍乐谱:

二几拍的乐谱里基本不会出现16分音符,甚至八分音符都很少出现,因为以二分音符为一拍的乐谱,四分音符是0.5拍,八分音符是0.25拍,那么比8分音符还小的音符,基本极少出现在二几拍里,二几拍通常是古典时期的一些音乐作品,现在大部分的音乐作品,已经很少会用二几拍创作或者记录乐谱了,但如果遇到二几拍的乐谱建议直接把它当做四几拍来打V字。
如果严格按照定义和理论非要用二几拍打V字,就像下图一样打起来太慢,这样手和嘴反而配合不好。(当然适应了,也可以使用这种打法)

若要更方便手和嘴配合就可以用下面那种四几拍的V字

这种打法需注意要把速度乘以2才行,原本每分钟40拍,一分钟40个二分音符,切换成四几拍就要乘以2变成每分钟80个四分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