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2.20 吕后吕雉

2023-03-15 11:1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0、吕后吕雉(?—公元前180年)


  西汉地主阶级的女政治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法家代表人物。字娥姁,秦末单父县[1]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她“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2]。在楚汉战争中,她和萧何一起据守关中,稳定后方,征集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前线。刘邦死后,惠帝年少,她亲自执政。惠帝死后,“临朝称制”。在她当政的十六年中,继续执行刘邦的法家路线和政策,巩固汉朝地主阶级专政,对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吕后主张前进,反对倒退,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是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的坚决捍卫者。刘邦统一全国后,继承秦朝的制度,实行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但在楚汉战争期间为了战争需要而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后来,他们大搞分裂活动,相继叛乱,妄图颠覆刚建立的西汉政权。吕后多谋善断,坚决果敢,帮助刘邦粉碎了他们的叛乱。野心家楚王韩信以功臣自居,傲视刘邦、吕后,早有叛变的企图,曾被刘邦智擒,降为淮阴候。公元前一九五年[3],韩信又指使阳夏侯陈豨发动叛乱。当刘邦领兵去攻打陈豨时,他就在京城长安阴谋袭击吕后和太子,搞武装政变。吕后与相国萧何商量后,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设计逮捕韩信,当场斩首,及时粉碎了这场政变。梁王彭越也阴谋反叛,刘邦逮捕了彭越,废为庶人,把他流放到蜀地[4]去。彭越在半路上碰到从长安来的吕后,哀求吕后放他回老家昌邑。吕后看穿了彭越的贼心不死,假装答应,把他带回洛阳,建议刘邦把他处死,除掉了一个后患。吕后当政后,继续打击和削弱诸侯王的分裂势力,不断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为维护全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逃往匈奴、叛国投敌的卢绾大骂吕后暴虐,专事杀戮“大功臣”[5],以掩饰自己的罪行。千百年来,孔丘的徒子徒孙,包括[-]在内,也对吕后进行恶毒谩骂和攻击,这完全是颠倒黑自,歪曲历史,为他们卖国投敌,逃避人民的制裁制造舆论。

  在用人方面,吕后和刘邦一样,重用法家人物,“不好儒”。刘邦病危时,吕后问他:如果相国萧何去世,用谁代替。刘邦说:曹参可以代他;曹参死后,王陵可以继任,并由陈平帮助他。萧何、曹参等人都是坚定的法家。吕后当政后,坚决执行刘邦的遗嘱,继续任用萧何为相国。萧何死后,任曹参为相国,周勃为太尉,所用“公卿皆武力功臣”,“不任儒”[6]。吕后还坚持法家论功行赏的原则,“以功次定朝位”,“诏作高祖功臣位次,凡一百四十余人”。她的妹妹吕媭与丞相陈平有私怨,经常在吕后面前讲陈平的坏话,但吕后不轻信,仍然信任陈平,这就使“近习不敢卖重”。

  吕后按照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以法治国,坚决贯彻先秦法家“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的原则。吕后的侄孙吕嘉,身为吕王,骄恣不法,被吕后废掉。当时有民歌赞扬说:“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7]。在经济上,她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执政当年就专门设置“力田官”,“劝厉天下,敦行务本”,奖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业奴隶主残余势力,规定商人子孙“不得为官吏”。

  吕后作为汉朝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充分反映了处于上升时期地主阶级的革命朝气。但是,“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8]吕后也具有剥削阶级统治者的这一特征,她大封同姓王,对消灭分封制不够彻底,这是由她的阶级地位和时代局限性决定的。她当政十六年而又取得很大成效,这是对孔孟鼓吹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等谬论一个沉重的打击。


注:

[1] 今山东单县。

[2] 《史记·吕太后本纪》。

[3] 汉高祖十年。

[4] 今四川。

[5] 《前汉书·卢绾列传》。

[6] 《前汉书·儒林列传》。

[7] 《前汉书·曹参列传》。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62页。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2.20 吕后吕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