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信传(上)

2023-08-29 20:53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韩信,淮阴县人。家里贫穷又没有好的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他的母亲去世,穷得无法安葬,就寻找了一块又高又干燥和四周宽敞的地方做坟地,使日后在坟旁能安置下千万户人家。韩信曾投靠下乡南昌亭长家吃饭,亭长的夫人很讨厌他,很早就起床将饭做好,端到床上吃完。到了早饭时间,韩信去了,没有给他准备饭食。韩信明白了她的用意,就离开了再不往来。韩信曾经到城下钓鱼,有一位老妈妈在漂洗丝棉絮,很怜悯他,给他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完毕。韩信感激地对老妈妈说:“将来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你。”老人听了很生气,说:“你一个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年轻人,才给你饭吃,难道是想要你的报答吗?”淮阴城里有个青年欺侮韩信说:“你虽然身材高大,还爱好佩带刀剑,可实际上胆怯地很。”并当众污辱韩信说:“你要是不怕死,就用剑刺我;你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于是韩信盯着那个青年仔细地看了看之后,弯下身子,从他的裤裆下爬了过去。满街上看热闹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懦弱。

当项梁率军渡过淮水北上时,韩信带着剑去投奔他,在项梁的部下,当一个无名小卒。项梁失败后,又归属于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屡次向项羽献计献策,项羽都不采纳。汉王刘邦进入汉中,韩信从楚军逃出投奔汉王,开始的时候仍是默默无闻,当个粮仓管理小吏。后来因犯法被判处死罪,同案犯十三人都已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夏侯婴,就质问:“汉王不是想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壮士?”滕公觉得韩信的话不同一般,又看他相貌长得很威武,就没有杀他。和韩信谈话后,十分高兴,向汉王汇报他的情况了。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并没有重用他。

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很赏识他的才能。汉军到达南郑,将领中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名。韩信考虑萧何等人已数次向汉王推荐过他,可还是得不到重用,与是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来不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有人向汉王报告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那样着急。过了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是因为什么?”萧何回答说:“我哪里敢逃跑呢,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问:“你追赶的是谁?”萧何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诸将领中逃跑的已有数十人之多,你都未曾去追;惟独去追韩信,这是在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是容易得到的,像韩信这样杰出的人才,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大王你如果只想在漠中称王,那就没有什么事用得着韩信;如果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能和你商议大事的人了。这要看大王如何来决策。”汉王说:“我是想要向东方发展,哪里能一直局限于这个地方呢?”萧何说:“如果大王决计向东进军,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来;如果不能重用韩信,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做一名将领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一名将领,韩信还是不会留下来的。”汉王说:“那就任命他为大将。”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想要马上把韩信召来宣布对他的任命。萧何说:“大王你一向待人傲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就像呼唤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想要离开的原因了。如果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就应该选个好的日子,斋戒沐浴,设置高坛和广场,举行正式的封拜大将仪式,这样才可以啊。”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将领听说汉王要设坛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当大将了。等到封拜仪式举行时,才知大将竟是韩信,全全军上下都感到很惊讶。

韩信接受封拜大将的仪式结束后,坐下。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向我举荐将军,你有什么计策对我讲呢?”韩信表示谦让,对汉王说:“当今在东方能和大王争夺天下,难道不就是项王吗?”汉王说:“当然是”信说:“大王你自己估计,在勇猛、强悍和兵等方面与项王相比谁更强?”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赞赏地说:“韩信也认为大王不如他,我曾经事奉过项王,我就谈谈项王的为人吧。王怒喝一声,成百上千人都会吓得不敢动:但是不能任用有贤能的将领,只有勇猛,只不是一介武夫。项王待人恭敬谦虚,言语温顺,有人生病了,会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所任用的人立了功,应当加封爵位时,把刻好的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快磨光了还舍不得给人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不占据关中、彭城;又违背义帝对诸侯的约定,把他所有亲信封为关中王,诸侯们都忿忿不平。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驱逐到江南,也都回去驱逐自己原来国君,占据富饶之地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到摧残、毁灭的,天下百姓都怨恨他,内心并不愿意归附他,只不过是害怕他的威势,被迫服从罢了。名义上虽然他是天下的霸主,实际早已经失去天下人的心,所以他看似强大实际上已经衰弱。如今大王果真够采取和项王完全相反的做法,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还有什么敌人是不能消灭的!把天下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信服!率领正义之师又顺从了将士束归的心愿,还有什么敌人死打不垮的呢!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个王是原来秦军的将领,率领秦地人民的子弟打仗,被杀死和逃亡的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投降了项羽:到了新安,项王用狡诈的手段,活埋了秦军已投降的十兵二十余万人,惟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得以脱身。秦地的父老兄弟对这三个人恨入骨髓。如今西楚霸王依仗威势,强行分封这三人为王,秦地的人民不会爱戴他们的。大王率军进入武关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废除秦朝的苛刻法令,和关中人民约法三章,秦地人民没有不盼望大王到秦地做王的。按照义帝与诸侯的约定,大王奉当是关中王,关中百姓全部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应得的关中王爵位而被贬到汉中,关中人民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发兵柬进,三秦王所属封地只要一封文书传下去就可以平定。”于是汉王十分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迟了,就按照韩信的计策,布置各位将领所攻击的目标。

汉王发兵经过陈仓向东进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引兵出函谷关,收服了魏王和河南王,韩王、殷王也都投降。接着联合齐国、趟国的军队共同攻击楚都彭城,汉兵战败,溃散而还。壁信又发兵与2牡会师莹肠,又进击楚军于塞和塞之间,大败楚军,因此,楚军不能西进。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从汉军逃跑出来,投降了楚军。变迩、产困和曲也都背叛龃,与面讲和。龃派台其游说魏王豹,魏豹不听,于是任命蝗信为左丞相攻击曲。盘问苏说: “曲能不用旦叔为大将吗?”郦生回答说:“大将是垣直。”整信说:“他不过是个小孩子。”遂进军攻打垩蝈。魏王把重兵部署在渣垣,封锁临晋关。韩值就增设疑兵,摆开船只,佯装要从堕置渡过河去,而派隐蔽行进的伏兵,从夏阳用木制的瓮、盆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魏豹大为惊恐,急忙领兵迎击整值,经值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2眯。之后,韩信派人求见汉王说:“希望再增兵三万人,我请求乘胜北进,征服燕、赵两国,向东攻击齐国,向南断绝楚国的粮道,最后向西与大王会师荣阳。”汉王同意给韩信增兵三万,派昙旦和韩值一起,向北攻打赵迩和饯迩。打垮了伐军,在锤1活捉了夏越。空糙攻取重蝈和住迩后,汉王就派人调回他的精锐部队,开到荣阳抗拒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军队,想要东进拿下井陉,攻打赵国。趟王和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就集结重兵扼守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给成安君献计策说:“我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活捉了夏说,刚刚血战辟与。现在又以张耳为辅助,计议要攻打赵国,这是乘胜而远离国土的战斗,进攻的锋芒锐不可当。但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军粮,士兵就会面有饥色;临时打柴割草来做饭,军队就经常不能吃饱。,如今井陉的道路狭窄,不能通过并行的两辆战车,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大部队行军前后数百里,那种形势下军粮一定是在部队的后面。希望你暂且借我精兵三万,从小路去拦截他们的辎重粮草。你要深挖战壕,高筑营垒,拒不迎战。他们向前进不能交战,向后退不能回去,我率奇袭部队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野外抢掠不到任何粮食,不到十天,两位将领的首级就能送到你的帐前。希望你认真考虑我的计策,我保证你一定不会被这两个人所俘虏。”成安君是个书呆子,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使用诈谋诡计,说到: “我听说兵法上讲‘兵力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他们,超过一倍就可以交战。,如今韩信的军队号称几万,其实没有那么多,且千里跋涉来袭击我们,也已精疲力竭了。现在对这样的敌人还退避不出击,以后如遇到更强大的敌人,我们怎样来抗拒呢?诸侯会认为我们胆怯,而轻易地来攻打我们。”因而他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

韩信派暗探刺探到陈余不采用广武君的计策,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率军前往。在离井陉口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宿营。半夜时传令出发,挑选了二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在山上观察趟军,告诫大家说:“趟军看到我军败退逃走,一定会倾巢出动追击我军,这时候你们火速冲进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汉军旗帜。”又让副将传令下去就地先吃点干粮,告诉将领们说:“今日攻破赵国之后举行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只假装答应:“是的。”韩信又对执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扎下营寨,并且他们在没有看到我军大将的旗鼓时,是不会出来攻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的,恐怕我们到了关隘的险要地方退了回去。”韩信于是调遣了一万人先出发,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望见这种阵势大笑起来。天亮后,韩信竖起大将的旗号,擂响战鼓,大张旗鼓地走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久。这时,韩信和张耳假装无法支撑,抛弃旗鼓急速逃入在水边列阵的军中,回头又进行激战。昭君果然倾巢出动争抢汉军的旗鼓,追赶韩信和张耳。韩信和张耳已进入河边的军阵,将士们都拼死决战,不可能被打败。韩信派出去的那二千轻骑兵,等到趟军倾巢出动争夺战利品的时候,就飞速冲进赵军营垒,全部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赵军看到已不能取胜,捉不住韩信和张耳等人,想要退回营垒,发现营垒都是汉军红旗,大为惊慌,以为汉军都已打败了赵王和他的将领,阵势大乱,纷纷逃跑。趟军将领虽斩杀逃兵,但无法阻止。于是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俘虏大批人马,在泜水边斩了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趟王歇。韩信传令军中,不得斩杀广武君,有谁能活捉到他,奖赏千金。不一会儿,就有人捆绑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立即解开了他身上捆绑的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各将领献完首级和俘虏,都向韩信祝贺,乘机问韩信道:“兵法上说‘布列军阵右边和背后靠山,前面和左边靠水’,这次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水列阵,还说打败趟军会餐,我们心裹都不信服。然而竟然胜利了,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种列阵在兵法上是有的,只不过诸位没有留神看就是了。兵法上不是说‘陷入死地而后苦战得生,处在绝境而后死战得存,吗?况且我韩信率领的并不是平素受到我长期训练而完全听从我指挥的将士,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临时驱赶着市民去打仗’,这种形势下,非把士兵置于死地,让他们人人自动为生存而奋勇作战不可;如果把军队部署在容易逃命的开阔地,全都会不战而逃,怎么能用他们来克敌制胜呢!”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将军这样高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

于是韩信问广武君道:“我想向北攻取燕国,向东讨伐齐国,你看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广武君谦让说:“我听说‘亡了国的臣子不配谋划国家的存亡,打了败仗的将领没有资格谈论勇敢’。像我这样一个兵败国亡的俘虏,哪里有资格商量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到了秦国而秦国称霸,并不是他在虞国时愚蠢而到了秦国就聪明了,而是在于国君用不用他,采纳不采纳他的意见。假使当初成安君听了你的计策,我韩信也早被你俘虏了。我完全听从你的计策,希望你不要推辞。”广武君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说‘即使是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地采纳,。不过恐怕我的计策不一定值得听取,但我愿意向你奉献我的诚心。本来成安君有百战百胜的计策,然而一旦失策,军队在鄗城之下战败,自己也死于泜水之上。如今将军俘虏魏王,活捉夏说,不到一上午打垮赵军二十万,杀成安君。名扬天下,威震诸侯,连敌国的农夫都预感大军即到无不放弃耕作,心灰意懒,好吃好穿,侧起耳朵等待你下令进军的消息。然而,你的部队已经很疲惫,实际上难以继续作战。如今将军率领这样疲惫的士兵,困顿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下面,实情暴露给敌人,声势削弱了,想要攻城攻不下,旷曰持久,粮食耗尽。如果燕国攻不破,齐国必然拒守边境,使自己强大起来。汉军与燕、趟二国相持下去,那么刘邦和项羽两方的轻重就分不出来了。我的见识浅陋,但私下认为攻燕伐齐也是一种失策啊。”韩信说:“那该怎么办呢?”广武君回答说:“现在最好的办法,不如按兵不动。这样方圆百里之内,每天都有人送来牛肉美酒,宴请将领们,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样子,然后派一名使者,拿着一封书信,到燕国去,燕国一定不敢不听。降服了燕国,大军东向逼近齐国,虽有聪明的人,也不知道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这样,争夺天下的事就可以实现丫。用兵本来有先虚张声势后采取实际行动的,我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韩信说:“很好,感谢你的赐教。”于是采用广武君的计策,派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立即投降。韩信就派人报告汉王,并因此请求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赵国。汉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楚国多次派突袭部队渡过黄河袭击赵国,趟王张耳和韩信往来救援,就在军队的过往中安定了趟国的城邑,后又调派军队去支援汉王。楚军正把汉王紧紧围困在荣阳,汉王突围出来,向南到宛县、叶县一带,收服了九江王黥布,进入成皋,楚军又急忙包围了他们。汉四年,汉王逃出成皋,渡过黄河,独自与滕公投奔张耳军队的驻地修武县。到了修武,住在客馆裹。第二天早晨,自称是汉王的使臣,骑马直入赵军营内。张耳和韩信还没有起床,汉王就在他们的卧室裹夺取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用军旗召集将领,调换了他们的职位。韩信、张耳起来后,才知道汉王一个人来到营内,大吃一惊。汉王夺了两人的军队,就命令张耳防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征发赵国没有调到荣阳去的军队攻打齐国。

韩信领兵束进,还没有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已经派郦食其说服齐王归顺了。韩信想要停止前进,蒯通劝韩信继续进攻齐国,此事记载在《蒯通传》。韩信认为他的计策是对的,就领兵渡过黄河,袭击齐国历下的军队,乘胜打到齐国都城临苗。齐王田广逃到高密,派使者到楚国请求援救。韩信平定了临苗,向东追赶齐王到高密西面。楚王也派龙且统率兵马,号称二十万,援救齐国。




韩信传(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