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符号享乐|激起人类实在情感的,竟是丧失了现实维度的抽象符号!它操纵...

如果说现在社会有一种过剩和匮乏,那便是符号的过剩和实在的匮乏。
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过剩符号过剩的时代,不得不面对各式各样的网红照片
层出不穷的花边新闻
与刷不完的短视频等,
人们不免将自己的爱欲投注其中,而这种符号的过剩试图掩盖的
便是现代社会这繁华表象之下的匮乏。
当一个人通过观看色情影片
或浏览明星的花边新闻来获得快感时,
实际上他的欲网并无法获得完全的满足
而且这种享乐模式是耻于言表的,所以主体开始转向一种似乎更加实在的享乐
即,与异性聊天
在聊天的过程中,对方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朦胧爱意,
让自己兴奋不已,
主体觉得自己在更加现实的维度收获了快感
可随着时间推移,
主体逐渐感到自己被欺骗了
因为他无法确定
对方通过语言所表达的
到底是实际的爱,还是谄媚的假象
正是符号化的语言和实在自身的微小差异,让主体产生了这种焦虑,
因为它使得符号始终无法完全还原
实在域中的物体和事件,而这个不可言说的部分便是实在域的对象小a。
于是主体便会陷入自我思考与怀疑之中,在语言的隔离下,他再也无法看清自己欲望的真正面目,
可是他也无法回到那个通过观看色情影片
或者浏览明星的花边新闻来获得快感的阶段
他开始觉得这些没意思
因为他们都不够真实。
以上这个困境也是当代人的普遍困境,在主体通往实在的享乐途中,语言和符号总会阻拦主体,使其无法获得实在的享乐,所以主体不得不满足于
符号与语言带给自己的快感,而语言与符号所带来的快感是有限的,是被阉割的
而留在那里他代表的主体的不完全,同时这个剩余一次又一次的催促的主体
投入到下一轮符号与语言的享乐之中
在一轮又一轮的享乐中,主体收获的
只不过是这种分裂的不断扩大
最终导致主体感到疲倦与厌烦,
这种从欲望到满足再到欲望,
最后疲倦的模式转换,
正是现代主体面临自身欲望的根本困境
与这种符号过剩
相对立的是实在的匮乏,它也在不断的生产着匮乏
因为只有不断的维持这种匮乏,
才能将现代人不断的塞入
社会所给定的符号体系享乐之中。
只有人们不断追逐符号中的享乐,才能使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运转
一个欲望、符号、享乐的统一体
符号系统,是维持整个社会运转的重要因素
符号,永远挡在享乐的前面,
成为享乐的障碍。
所以,现代社会的主体
才能够作为欲望主体而存在
一个时时刻刻处于欲望之中的主体,
在前现代
人们虽然也有符号与语言的障碍,但依然能够我获得某种实在的快感,
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与实物接触,
而非通过符号体系获得快感
与之相比,现代人的快感则是非实在或非现实的快感。
如今在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与符号信息,
我们通过他们获得获得的快感
显然是非实在的,我们的享乐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非实在的快感模式
已经在我们周围的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人们更倾向于将欲望全部投入到手机,电脑等这些非时代的客体中
这种现象是前现代社会中,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人面对一个晶体管综合体,居然会表现出爱与仇恨与嫉妒等情感,
而激发这些人类时代情感的却是一个个丧失了现实维度的抽象符号
到这我们已经知道现代人的享乐是一种与符号相关的享乐
符号捆绑着现代人所有可能的欲望
而符号的生产,比实体的生产容易的多,
这便意味着符号的生产更加便于操作
符号的生产关键在于引入差异
符号的价值
取决于它与其他符号的差异
因此,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符号经济的差异化生产
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机制
符号经历中,语言与是符号的帮凶
它引入了差异化
通过语言的运用,人们创造了各种符号
它们通过差异化,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或者说这种差异旨在创造一种优劣
但这种优劣与差异
并没有任何现实的根基或实在化的维度
它们的制造与再生产,
全凭资本机器的运作
有时也会有政治权力的渗透和影响
正如物质以稀为贵,符号的差异化生产所围绕的核心
也恰恰在于其对应实体的匮乏程度
由于实体资源的稀缺有限,符号经济中的差异化生产得以展开
这些符号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实体资源的价值
这是一种资本主义体系下自我维护的表现
比如当一个社会热衷于讨谈论爱和性
谈论和谐与正能量。
谈论存在的意义,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社会的现实层面
有哪些时代层面被几乎剥离了
也就是将人们过的的关注点从现实转移到了符号层面。
剥离了人们对实在世界的关注,
符号的价值代替了实体资源的价值,
从而推动符号经济的发展。符号享乐的目的
就是使人变得不满足
符号的享乐对现实存在的人来说
总是存在一个缺憾,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就是符号机制加以运作的点
人们难以忍受这个缺憾带来的折磨与焦虑
这导致他们对符号的需求持续增加
于是便投入到新一轮符号的享乐之中
而这也就意味着
促使资本机器投一套投入到新一轮差异与优劣的再生产之中
进而推动资本机器的不断运转与发展
这种符号经济中的欲望扩大和满足的缺口
被称为“满足的不足”
它是符号机制运作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同时这种符号机制的生产
还使人类想象力的运作发生了扭转
从而以围绕实在构建的想象域变成了围绕象征符号进行运转的想象域
对于原始人或古人来说
他们的想象域是围绕实在域来构建和运行的
比如从一朵花联想到美人
如果他们被一种表象所欺骗
也只是被他们自身的局限所欺骗
但如今,实在域基本被象征域排挤在外
人们的想象域全都是围绕着象征符号进行运转
比如金钱品牌或各种梗等
整个模式翻转的后果就是
象征符号,由于其本身的可操控性而成为工具
人被象征符号所操控与欺骗
成为其奴仆
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消费习惯等都被符号所影响和塑造
人们被迫从符号中获取意义与满足。
就算一个人努力的突破了自身的局限
他也会发现,摆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大写的虚无,
而这个虚无
又会被象征符号不断生产出的表象所掩盖,这个虚
无暗示着大他者的无能,大他者无法给予丰富的实体,而只能基于自身利益对现有的实体进行区分
在这个符号同一题中,人们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只有在符号的使用和认同上存在差异
这种符号的差异化
也带来了无数的适用于这套体系的主体,进一步加强了符号机制的控制力量,从存在论的层面来说
人沦为了一种双重奴隶
至此,人们全然忽视了那个原初的现实世界
那个是一切缘由的实在域
通过技术的普及,所有人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单调乏味,却有着诸多表象的符号统一体
人们活在了符号之中,而非现实世界
福柯曾说,现代权力运作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规训和控制来实现的
如果说,存在一种福柯意义上的规训,
那么这种语言和与符号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规训,
恰恰是如今现代人的差异的异化。最隐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