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认房不认贷”落地,在昆明无房按首套执行!
刚刚,昆明市房协发文称,昆明正式实施“认房不认贷”措施。
公告显示,市民拟购房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此前,如购房者名下在其他城市有贷款,在昆明再买房,将按照二套或三套处理。
如今,认房不认贷新政出台,相当于降低了购房门槛。
昆明房协公告内文如下:
昆明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正式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市民拟购房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通知》称,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昆明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就优化昆明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通知如下:
一、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拟购房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
二、居民家庭成员可向拟购房所在县级行政区域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或授权委托他人查询名下成套住房套数,并获取查询结果。
本通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并执行。(昆明房协)
图源:昆明房协
利率下调、购房补贴
昆明买房还有多项利好叠加
除认房不认贷外,当前在昆明购房,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购房补贴等政策如何?
昆明楼市一线制图
01
昆明限购政策:非云南籍人均可购1套房
按照2018年7月发布的政策,年满18岁的非云南户籍人士,在限购区域 (五华、西山、盘龙官渡、呈贡及经开区、高新区、滇池度假区)没有住房的,可以在该区域内购买一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存量住房)。
截至目前,官方尚未发布限购取消政策,但购房环境仍旧比较宽松,云南本土户籍不限购,非云南户籍人均可购1套房。
02
首套首付2成、二套3成,利率低至3.85%
目前,昆明尚未实行“认房不认贷”政策,但商业贷款政策宽松,按“认贷不认房”执行。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名下没有房贷,再购房均可按首套执行,首付2成,利率低至3.85%。
即便是名下有贷款,再购二套房首付比例也只要3成,利率低至4.8%。
03
购买新房,有机会获50-100%契税补贴
按照规定,自今年7月17日起1年内,在昆明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并完成网签,且取得契税完税凭证的购房者,能享受所缴纳契税总额的50%进行补贴。
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新生儿户口登记在昆明市)分别按照所缴纳契税总额80%、10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3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一般就是在办理房产证或者收房的时候办理。
所以想要同时满足条件,顺利拿到契税补贴,尽量买现房或者明年7月以前交付的准现房。
昆明楼市一线制图
04
二孩三孩家庭公积金提额,最高可贷104万
按昆明公积金中心规定,针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贷款最高额度分别上浮20%、30%。
按现行政策,双职工二孩家庭最高额度为96万,三孩最高为104万;
单职工二孩家庭最高可贷60万,三孩最高可贷65万。
同时,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不高,首套5年期以下低至2.6%,5年期以上3.1%。
昆明实景|昆明楼市一线摄
05
卖1买1退个税,延期至2025年底
当前,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其中,新购住房金额>原住房出售金额的,个税全退;新购住房金额<原住房出售金额的,按所在城市比例退税。
目前,个税征收比例为总房款1%。(房产满五唯一,免个税的情况除外)
也就是说,买1套200万的房,个税要2万。如果能全额退,也能省下一笔费用。
06
人才购房补贴,最高8万元
今年,昆明将实施“10万高校毕业生来昆留昆计划”,对人才进行购房补贴。
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昆明首次购买商品住房且无自有住房的,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要求是:在昆创业且稳定经营2年以上,或在昆就业且与用人单位(不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在昆缴纳社会保险满2年。
07
二手房可带押过户,多家银行已经执行
目前,昆明二手房交易,多家银行都可进行“带押过户”。
卖房人无须自筹资金结清原住房贷款,减轻了交易双方的资金压力。
昆明实景
关于昆明新政和楼盘,你还想了解什么?
欢迎到评论区留言!
来源:昆明楼市一线
如有爆料、投稿、商务合作、侵权,请联系公众号云南楼市观察沟通处理。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号保留最终解释权,本号不承担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