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复习:呼吸系统
2023-07-28 10:46 作者:从零开始的医学生生活 | 我要投稿
名词解释
嗅区:上鼻甲内侧面以上及其对应的鼻中隔上部黏膜,有嗅觉功能。
声门裂:两侧声襞(前三分之二,膜部)和杓状软骨(后三分之一,软骨部)底部间的裂隙。
气管隆嵴:气管杈内面在气管腔内呈向上凸且偏左侧的半月状嵴。
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和其所属的肺组织都构成一个肺段。
肋膈隐窝: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
弹性圆锥:附于环状软骨弓上缘,行向内上方的圆锥状的膜性结构。
心包区:胸骨后下方的三角形无胸膜覆盖区,是心内注射的进针部位。
问答
(1)固有鼻腔外侧壁邻眶和上颌窦。自上而下有上、中、下鼻甲及其下方相应的上、中、下鼻道,上鼻甲的后上方有蝶筛隐窝。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鼻道有筛窦后群的开口,中鼻道有额窦、上颌窦及筛窦前、中群的开口,下鼻道有鼻泪管的开口。
(2)喉的软骨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喉软骨的连结有关节(环杓关节、环甲关节)和膜性连结(弹性圆锥、甲状舌骨膜、方形膜)等;喉腔外侧壁有上、下排列的前庭襞和声襞,喉腔以前庭裂和声门裂分成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三部。
(3)喉镜检查时可见喉口、会厌结节、前庭襞、声襞等;声襞活体呈白色,位于粉红色前庭襞的下方,比其更突向喉腔。声带由声襞、声韧带和声带肌等构成
(4)由于右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粗、短、直,故气管异物容易进入右肺。
(5)肺呈圆锥状,可分为1尖(肺尖)、1底(肺底或膈面)、2面(肋面和纵隔面)、3缘(前缘、后缘和下缘);左肺分2叶,右肺分3叶;
(6)胸腔是由胸廓与膈围成,胸膜腔是由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胸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壁胸膜可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7)心内注射宜从心包区刺入(多在胸骨左缘第4或第5肋间隙进针),此区无胸膜和肺覆盖,可避免损伤胸膜和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