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希腊历史】梅塔克萨斯治下的反对派活动

2023-04-20 18:30 作者:德欲绝  | 我要投稿

原文标题:Opposition against the Metaxas regime

内容出处:https://metaxas-project.com/opposition-against-the-metaxas-regime/

发布日期:2019年7月24日 

此专栏内容翻译&转载于https://metaxas-project.com,

仅用于内容分享与翻译练习,不代表译者的观点与立场。 

在迎来生命最后的数月时光前,梅塔克萨斯从来都不是什么广受欢迎的人物,他在1936年建立的政权也是如此。不过,梅塔克萨斯一直享有某种来自希腊社会的认可,乃至支持。正因如此,他才能独揽大权,领导一个专制体制近五年之久,且期间未尝出现过相当严重的反政府运动。事实上,当时唯有死神本尊能够废黜他的统治。

尽管如此,抵制梅塔克萨斯的力量,早在他成为独裁者前就已经存在了。1936年4月,希腊自由党(韦尼泽洛斯派)未能与其反对党达成协议,梅塔克萨斯随后出任希腊首相,而一场以马其顿为中心的大罢工也随之而来。4月29日,马其顿烟农举行罢工以抗议任命梅塔克萨斯。到了5月9日,塞萨洛尼基也开始总罢工。

对此,宪兵做出了迅猛而粗暴的回应。但到了第二天,罢工扩散到其它行业,还爆发了示威活动。在由梅塔克萨斯领导的军队援助下,宪兵此次的回应不仅粗暴,还闹出了人命。当天的示威者中有十二人死亡,三十二人重伤。

结果,整个希腊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街头出现了不少将希腊时局同西班牙相比的标语,而后者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血淋淋的内战。这些抗议主要都指向梅塔克萨斯一人,因为正是他下令出动军队。从另一面说,这也应证着他势必要采取手段对付这些反对派。

很明显的是,这些反对派活动,以及当时的红色威胁,适得其反地加速了梅塔克萨斯攫取权力的过程,并推动他在国王的支持下建立八月四日体制。

大多数希腊百姓早就受够了荼毒国家多年的政治动荡,因此他们在新政权之下一时如释重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对八月四日体制的声音也在悄然增长。当然,每个希腊人都有支持或反对梅塔克萨斯的理由,但整体来看有以下几大主流趋势:

许多农民群众都不喜欢当时的植树造林政策,按照他们的说法,这会妨碍他们牧羊,从而恶化他们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不难想到,城里的工人阶级对禁止罢工与镇压公会的事实耿耿于怀。停工闭厂同样遭到禁止,职工和老板对梅塔克萨斯满是怨言。最后还有上层阶级,他们不仅承担的税负增加了,还被迫为庞大的国家青年组织(EON)与政府的军事开销买单,这些希腊最有权势的人物自然也不会给梅塔克萨斯好脸色看。

一般来说,平民社会都反感政府进行大规模监控,而梅塔克萨斯政权下这些行为比比皆是。希腊当时最显赫的人士都生活在国安警察“阿斯法雷亚”(Asfaleia)的严格监视下,他们的思想主张与行动举止都被编写成了数以千计的报告。同时,希腊的普罗大众虽然不会受到特别审查,但他们对马尼达基斯(Maniadakis,“阿斯法雷亚”的首脑)毫不拖泥带水的铁腕手段早有耳闻,生活中总是害怕被“阿斯法雷亚”盯上。

最厌恶梅塔克萨斯的希腊人当属本都裔族群(Pontic)。梅塔克萨斯十分唾弃本都人的“略北提克”(Rebetiko)音乐,由于这种承载着本都文化的艺术起源于黎凡特,他对其充满敌意。

从地理上来说,反对梅塔克萨斯的势力在克里特最为集中。克里特不仅是梅塔克萨斯的宿敌——韦尼泽洛斯的故乡(且当地仍有大量群众拥护他),还一贯是希腊共和派的大本营。当地人一直以来都相当抵触各种形式的威权主义,同时也反对君主制度。出于这个原因,身为专制者(Archigos)的梅塔克萨斯到这座岛上访问时,当地人大都对他冷眼相待。

克里特起义

从以上所说的情况来看,最激烈的反梅派运动发生在克里特,也就不足为奇了。1938年7月29日,克里特岛掀起了一场武装暴动。尽管暴徒迅速控制了岛屿西部的重要城市哈尼亚(Chania),但在海军与空军的干涉下,政府没过多久就重新夺取了控制权,这场暴动也就被迅猛地扑灭了。

这场被称作“克里特起义”(Cretan Uprising)的事件,是由一些信奉韦尼泽洛斯的知名政客主导的,例如伊曼努尔·楚泽罗斯(Emmanuel Tsouderos,)、伯里克利·阿吉罗普洛斯(Periclis Argyropoulos)与阿瑞斯特曼尼斯·米佐塔基斯(Aristomenis Mitsotakis)。随后,梅塔克萨斯下达了拘捕令,将他认为与此次大规模叛乱有所牵连的卸任政客与退伍士官都打入牢狱,同时也凭借此举掣肘了国王的选择——在国王看来,由于现在越来越依赖梅塔克萨斯,他的个人地位大不如前了。1938年9月,美国驻希腊大使表示,国王如今对政府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可言,军队的控制权也不再属于国王,而被梅塔克萨斯牢牢掌握在手中。

此事之后,梅塔克萨斯的权力愈加集中,所采取的政策也变得愈发强硬。这名独裁者表示,他此前表现得太过软弱,从今往后他将重拳出击,粉碎政治煽动。英国大使悉尼·沃特娄(Sydney Waterlow)曾向外交部报告,梅塔克萨斯进一步加强了他的控制,公然宣布他的政权已迈入极权统治阶段,不容任何异议。

同教会的冲突

挑战梅塔克萨斯耐心的还不仅只有1938年的克里特起义。同年11月,一场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表明他仍有政敌存在。此次事端是由雅典大主教兼希腊首席主教(Archbishop of Athens and primate of Greece,相当于国家的精神领袖)的选举所引发的,对于希腊这种教会势力庞大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个非同小可的问题。

两名主要竞选者分别是柯林斯的达马斯基诺斯(Damaskinos of Corinth)与特拉比松的克丽桑托斯(Chrysanthos of Trebizon)。前者是反梅派的一大领袖人物,尽管梅塔克萨斯对选举过程持中立立场,但他与后者的关系更为密切,且此人也明显更受国王乔治二世的青睐。

选举结果是:达马斯基诺斯31票,克丽桑托斯30票,前者由此当选大主教之位。当时,许多人将达马斯基诺斯的出任解读为教会反对当局的举措,而梅塔克萨斯对这一结果颇为不满。他宣布此次选举无效,并下令将达马斯基诺斯放逐到希腊山间的一所修道院中。这一事件表明,即使是在保守的教会中,许多人依然对梅塔克萨斯政权十分顾虑,同时也从另一面展示出这名独裁者已具备镇压各种异议的能力。

亲轴心国分子

最后一次激进的反对派活动发生于1940年夏天,当时某些立主希腊同轴心国结盟的军官策划了一场政变。梅塔克萨斯在其独裁统治期间,一直都保持着平衡的外交政策,在轴心国和同盟国间谨慎有加。然而,一些亲德派军官希望梅塔克萨斯结束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带领希腊加入“钢铁条约”。但仅仅花了几个小时的功夫,这次密谋行动就被马尼达基斯干脆利落地解决了——他早已通过秘密情报网知悉此事。

这一颠覆梅塔克萨斯政权的企图很快就被干练的“阿斯法雷亚”挫败,与克里特起义如出一辙。由此以来,梅塔克萨斯离世前都稳握大权,再也没有爆发过任何谋反事件。

【希腊历史】梅塔克萨斯治下的反对派活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