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批乌克兰专家来中国后,终于传出一个大捷报,发动机迎来转折点

2020-08-17 10:36 作者:霹雳火军事  | 我要投稿


图为国产矢量航空发动机

此前,曾有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到中国进行科研工作,近日终于传出一个大捷报,国产航空发动机迎来了矢量推力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的转折点,对此有网友表示好奇,中国航发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和来华乌克兰专家关系大吗?

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际工业水平的标准之一,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在军用发动机领域里,中国的涡扇10,太行系列等大推力发动机只能算是及格线水平,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更是一片空白,就连国产的C919客机所配备的发动机也是从外国引进的,不是中国不想造,而是工艺太过复杂,而且对制作材料也有极高要求。

图为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中最难制造的零件就是叶片,叶片是由上千个小叶面组成的,这种工艺复杂之处就在于必须得使它们一体成型,并且还要连续在上千度高温下运行数小时,制造叶片需要非常高端的工业技术,目前航空发动机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俄罗斯,中国只能排在第三梯队,而且国产发动机大都走仿制路线,很多技术都是照猫画虎,再加上对基础研究和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发动机行业一直比较落后。

图为航空发动机

但这一情况在乌克兰专家到来后发生了改变,要知道,在上世纪,苏联将航天军工等产业都设立在乌克兰,因此乌克兰的军工实力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经济严重下滑,所以不得不出售关键技术,而中国就是最重要的潜在买家,美俄已经有了相关技术,但中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并且能给出让乌克兰非常满意的价格,所以中乌达成了这笔交易。

图为航空发动机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已经向中国出口了数十项军事技术,除了航空发动机技术外,还包括航空母舰技术,大型舰艇的动力系统等关键装备,后来中国也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启动了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的双引工程,专门从国外引进高端人才,而乌克兰就是重点地区,每年都会有大批专家,学者应邀赴华讲学或从事科研工作,当然中国都给予了这些专家非常优厚的待遇,因此中乌之间的合作一直都很稳定。

虽然乌克兰将技术转让给了中国,但也从中获取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对中国而言,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乌克兰的大力帮助,一些核心现代化装备的发展不知道要推迟多少年,在得到了乌克兰的技术转让后,不仅军工技术和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也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搭建起一座新的桥梁。

大批乌克兰专家来中国后,终于传出一个大捷报,发动机迎来转折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