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雪藏的《战斧》
借着世嘉60周年庆典活动,被冷藏的战斧终于有了亮相的机会,虽然只有开发未完成的一关,但这次免费赠送的《战斧:被取消的原型》,据悉,这款游戏原来是SEGE Reborn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就是在新时代复活那些街机时代的旧游戏,但可惜的是这个计划也搁浅了,如今玩家只能在这个只开发了一关的原始版本里追忆《战斧》的情怀。

让我们把时间推到30年前,1989年《战斧》初代登陆了街机,并且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投币率,因为州长演的《野蛮人柯南》和动画《希曼》热映,欧美等地的年轻人对于这种充满了肌肉和鲜血的中古世纪冒险兴趣十足,自然这款游戏也赚的盆满钵盈。
街机平台的火热自然让世嘉动了移植的心思,同年12月23日,《战斧》的移植版登录世嘉MD,虽然是个移植版,但是因为是世嘉一手游戏,所以移植之后游戏的表现不俗,在欧美等地的销量节节攀升。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战斧2》确实是一个很奇怪的游戏,男性人物肌肉更大,女性人物露肉更多,矮子更矮了,但这款游戏风评不太好,因为初代是街机游戏,二代却成为了主机游戏,要知道当时的主机和街机存在一定的机能差异,在主机平台的战斧2反而不是街机平台的战斧1表现好。

但有些时候,有些事就是这么有趣,虽然《战斧2》作为正传表现一般,但是作为街机独占的外传游戏《战斧:死亡骑士的复仇》却获得了玩家的一致好评,在传统的三人组的框架上,这款游戏创新的加入了辅助角色,而且添加了更多的坐骑,这就让本来就很尴尬的正传显得更加尴尬了,毕竟被一部外传完全碾压这真的很不合适。
但这部作品所处的时代确实有些尴尬,1992年的街机市场,卡普空已经强势崛起,《名将》《圆桌骑士》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已经走进了玩家的生活,对比肌肉男,那时候的玩家更喜欢卡普空日式的角色,所以这样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知名度反而不高。

1993年的《战斧3》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可以说这款游戏展现了当时世嘉主机游戏的最高标准,优秀的打击感,动听的音乐和适中的难度,让这款游戏成为了世嘉最让人满意的杰作。但它发售在MD末期,一款主机末期游戏,都会受到主机的影响,这款游戏也一样,虽然各方面做的都很优秀,但最后销量不让人满意。

之后的《战斧》其实就已经陷入了沉寂,1994年的《战斧格斗篇》很大程度是蹭当时火热的格斗游戏热度,但《战斧》确实不太适合做成格斗游戏,所以这款游戏在当年那个SNK和卡普空平分天下的时代,没有引起多少注意,就悄然退场。

至于2008年的《战斧:野兽骑士》虽然也是世嘉发行的游戏,但其实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类型的游戏了,基本上看不出老战斧的影子,游戏本身也不是很好玩,十几年过去了,《战斧》这个IP大概确实冷藏了。

但我们也不用太扼腕《战斧》,这个系列诞生本身就是世嘉对街机市场的一次尝试,这个系列的没落也是因为世嘉对市场的转变,时代变了,肌肉男不吃香了,这个道理二十年前世嘉就用《战斧》告诉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