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试炼场Ⅱ】寂静与喧嚣·上海游记

5.1 17:15
上海虹桥机场21号候机室,五一期间,竟静得让人心慌。
在地铁站和她分别之后,运气也如我所愿全部都给了她。先是硬币不够买不到地铁票,再是上了地铁还没到虹桥就被通知全体下车,到了虹桥又被保安拦住抽查身份证。
然后母亲打来电话质问行程,毁掉了两天以来颇为平和的心情。
离登机还有九十分钟,我想写点什么。我在最喧嚣的时间来到最喧嚣的城市去找寻寂静,万幸,寂静一直陪伴我的旅程,自始至终。
4.29
来到上海几乎没有心情,因为这趟旅程与其说是前往,不如说是逃离。
还没到五一假期,但是这个都市早就尘嚣四起。或者说从来都没有停过。呼啸的地铁快不过行人的步履,没有人说话,却喧闹得令人头疼。还好,近海湿润的空气稍稍让我安定;还好,沿途的古典建筑吸引了我的注意;还好,很快我就要见到她了。
我们似乎并没有阔别太久,见面毫不寒暄,只有一个微笑。
如此特殊的寂静,让我享受不已。
简单安置之后我们就按照事先的计划,出门觅食了。以前我写过,人有猫性,惧生喜静。两个惧生喜静的人同行,一路上处处是风景。五分钟的路程里就有繁华的南京路,我们却偏偏走在临近的另一个街区。与主干道的五光十色不同,小街区好似另一个世界。年近世纪的建筑被金色天空掩盖了青灰,在投影灯下展示着合群的金碧辉煌与不合群的历史沉淀。她说,现代大都市当然要有历史沉淀,所有那些历史,都是大楼的地基。夜色下的她说话不带情绪波动,而谈起建筑,总会有些淡淡的笑容。
多好。
于是我第一眼的上海,就被她染上了一层迷人的静谧。
4.30
如果你们上网查上海旅行攻略,那么一定可以找到城隍庙、豫园等几个热门景区。出发前我们也做了如是工作,一个一个地记下“推荐景点”的名字。
并把那些名字全部排除在安排之外。
一觉睡到九点多,吃完早饭已经十点了。然而两个人慵懒得像猫,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我们与所有旅行社背向而行,来到了一条不过几十户的小街,名叫绍兴路。才到街道口就略微感觉到其中弥漫的文艺气息,那并不是上海某些地方刻意营造的浓臭的所谓文艺风,而是不太掺杂铜臭的书卷气。整条街所谓有特色的店其实也只有一家,咖啡馆的醇香混着阁楼的书馨,所有的空间都包裹着寂静。如果你从上帝视角俯瞰绍兴路,你会发现它的四周是完全的喧嚣,是真正的表上海。但偏偏喧嚣里有这一块桃源般的寂静,偏偏被我们找到了,偏偏与我同行的她也能享受这种寂静。
多好。
信步走到田子坊,实在太近了。这是个我们计划外的地方,因为它是个典型的人工文艺风强行掩盖铜臭的人造大集市,一如全国各地的各种古城。可笑的是明明数年前在凤凰古城我还留下了深沉而悲伤的文艺叹息,如今却要一棒子打死所有的古城经济。走得多了才能明白,所谓的古城真是太过雷同没有特色了。
然而在挤死人的田子坊,却依然有尘嚣外的妙地。香水店起名“气味博物馆”就唬住了我,不同配比的香水被赋予了各种抽象的词语,如“初恋”“夏末”“坏男孩”“巴黎”“金牛座”。我略带戏谑地一瓶一瓶闻过去,忽然间竟有些感触到聚斯金德《香水》里的某种内涵,某些我这些年一直没想通的内涵。调香师用气味来描述这个世界,用气息来构筑宇宙。一如舒马赫的车,乔丹的球,海伦的光明,情人的蜜语,抑或我的笔尖。
田子坊还是有几家不错的店的,她在一家酒吧前来回走了三遍,虽然她没说,但是我能感觉到一点介于失落与期待之间的微妙心情。但是她不说我也不说,这世界太多人在嚷嚷了,不差我们两个。
简单吃了一顿印度菜之后,下午的行程全在上海博物馆。如果是和女友出来也许我就不会选择博物馆这种地方,取而代之的是游乐场or赛车场或者干脆就情侣宾馆。但是上海博物馆几乎是我们第一个定下的地点。我无意为你们描述上海人民收藏的那些古玩珍宝,琳琅珠玉,那几个小时走得我双腿酸胀,但是却很享受。因为我如我所愿地,把我看到的所有美好都分享给同行的她。我指着行书的笔画,摹写着它的横折弯钩,而不是如之前在青海,一个人对着无尽花海落泪。
两个人叫风景,一个人叫孤影。
夜晚的上海,就没理由不去外滩看夜景了。路过网红邮筒与无数的婚纱摄影点,她一路上都在提醒我,人会很多,会很多,很多很多。一开始我是不大信的,因为也不是没见过人山人海的地方,但是路上十步一个警察的安保阵容让我不得不信。果然一上江滨,我们便淹没于人潮。世界各地的人操着各种口音的鸟语,中国各地的人操着各种口音的鬼话,混杂在一起,就为了看看所谓的“人间繁华”。我心想不就是几栋高楼几盏霓虹,为什么要用投胎的力气去挤这么个景,一不小心还可能直接真挤投胎了。然而,当我带着她(其实是她带着我)往纪念碑方向多走了一小段路,却发现那里同样是江畔,同样满目霓虹,但栏杆边甚至都没站满人。此处,便是紧邻喧嚣的至美寂静。我们倚栏凭眺黄浦,吹着湿润清新的海风,像看来世一般地看着不远处的人挤破头地去抢一个离江近的位置。
多好玩。

回程路上,她一直低着头看手机,而我的作用就是过马路的时候帮她挡着车,避免她被撞飞。很久没说话,气氛有些尴尬,我开始怀疑之前自以为的默契其实是由于我过于无趣。很努力地在找话题,而她却东张西望。这让人很沮丧,因为当时的我也并没有太多力气去逗一个女孩开心,毕竟自己都在沉默期。
我讪讪地跟在她左右,
然后被带进了一个酒吧。
“就是这个。”她说道,言语中难得地竟然有些欣喜。推开门,直接吸引我们的是电视正在转播足球赛,申花对阵恒大。是的,不止吸引我,因为相比于我,她才是个真正的球迷。虽然我踢球,但是对很多的足球常识都记不全。而她也许自己都不知道,她说起足球的时候,眼神散发出的是怎样的光彩。
而我也不能全然体会,女生圈里没有人陪她说球聊球,该是怎样的孤闷。
调酒杯上下翻飞,我很久没有喝鸡尾酒了,也很久没有一边喝酒一边看球了。而且,从来没有和女生一起喝酒看球。酒吧里几乎只有我们两个人,一只斑白的猫跳上了我的膝头,它像极了我过世的小喵。久违地,我竟有种在“我的家”,“我的空间”中的那般自在的感觉。她轻举着酒杯,不时抿上一口。我闭着眼,看球,看她,看猫,看酒,看我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的最真实的寂静。
五一假期夜晚的上海酒吧,竟会赠我以寂静。
幸甚至哉。

5.1
到1933老场坊的时候,已经将近十二点了。
这是一个创意空间,和上海音乐谷相连,数十年前是个“屠宰工艺区”,好吧就是屠宰场。青灰的古建筑风格透着恐怖游戏的冰冷气息,而各式的营业创意店铺与不营业的工作室点缀其中,给予它以生机。
我们在一家F1主题餐厅吃了午饭,店里盛放着无数收藏品,几乎都是店长在全世界各地收集的赛车手的签名纪念品,从赛车衣到头盔到奖杯奖牌,全部都在吸引我去和他畅聊。他一定有故事。
下午四点就得赶去机场了,于是最后一站只安排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馆在著名的相亲公园——人民公园——之内,内容也没有上海博物馆那般丰富,只是一位建筑家的建筑设计展。然而令我惊喜惊奇惊讶的是,他展览的主题,竟也是“喧嚣与寂静”。

我恍然。上海的生命显露于它的喧嚣,城市中无数的人流车流构成了它的喧嚣。但上海的意志彰显于建筑,无论是霓光夜景还是地标定位,都离不开它的建筑。都市为动,建筑为静。大动大静之下,建筑师给予了建筑灵魂,而上海也汇成了上海的精神内核。喧嚣与寂静,构成了上海的表里,完整了上海的古今。
我和她在地铁站里道别,道别没那么多废话,我说我走了,她说嗯。很久以前看过二次元神作秒速五厘米,全剧几乎没有一句话。而如今我也做了类似的旅行,才能理解有些话不说并不代表没有说。
她在时的寂静全被她带走了,一个人进入地铁站的我慌张地戴起耳机。我要回到我来的地方,去完成那段为期四年的长途旅行。我还得回到我出生的地方,把人生的旅行也顺便走完。
多谢你啦,陪我一程。

封面图片来自她 微博@Hyaelos,已获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