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改课题申请书-留学生汉字读写课程研究

2023-09-06 11:03 作者:林源你好  | 我要投稿

附件4

 

 

 

浙江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

重点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留学生汉字读写课程研究                          

负 责 人:     林  源                          

改革实践平台(专业或课程):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所在部门: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     13566780253                            

联系邮箱:     ly70@163.com                           

 

 

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

二○一七年十二月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对本人填写的本表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获立项,我承诺将遵守浙江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含重点、一般)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浙江师范大学有权使用本项目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字):

                                        2017年12月25日

 

 


一、简表

项目名称

留学生汉字读写课程研究

实践起止年月

2017.12-2019.12

负责

姓名

林源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年5月

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

教授/无

最终学位

博士

近三年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2015.9~2016.1

汉字读写

留学生

36

国际学院

2016.3~2016.6

商务文化

留学生

36

国际学院

2016.9~2016.1

综合汉语

留学生

96

国际学院

2015.9~2016.6

古代汉语

留学生

174

国际学院

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2014~2016

主持2014校重点教改课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3) 

 

2015~2017

参与2015校重点教改课题语言类课程多元化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3/5)

 

2012~2017

主持教育部2012项目《中古亡佚辞书<通俗文>研究》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

硕士

7

3

 

4

 

2

5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签章


汉字拆分

 

冯陈辉

1993.2

在读硕士

国际学院

汉字笔顺

 

李胜男

1993.3

在读硕士

国际学院

汉字笔画

 

马亚宁

1992.10

在读硕士

国际学院

汉字比例

 

徐惠娜

1974.9

硕士

国际学院

   汉字部件

 

二、目前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如今留学生的汉字读写课程,主要内容是字音、字义与笔顺。字音部分是为汉字标注汉语拼音,笔顺部分通常是将汉字笔画一笔一笔按顺序列出来,字义部分通常是用英语进行注释,有些教材的字义部分还包括一些字源内容,分析字形,说明字形与字义的关系,课本一般都是按照部首进行编排。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学生对充当部首的部件有一定了解,知道汉字按笔画顺序书写。但这样的教学内容其缺陷也非常明显。

首先,缺少笔画教学。留学生对汉字不熟悉,在书写汉字之前,应先打下一定的笔画书写基础,但目前的教材或者没有单独的笔画内容,笔画只在附在汉字教学当中,或者只是在汉字教学之前列出基本笔画及其名称,没有设计相应地书写练习,因此,留学生在汉字书写之前,缺少必要的笔画准备。留学生对笔画形状、笔画长短、笔画间距、笔画比例、笔画变体、笔画相互关系及笔画方向等都不熟悉,对形近笔画的区分不敏感,如对提与撇的区分不够清楚,对倒笔画也不够敏感。笔画基础不牢,为留学生汉字书写增加了难度。

其次,缺少汉字拆分教学。留学生面对一个完整的汉字,不知道如何正确拆分。留学生不了解如何将一个完整的汉字拆分为部件,再如何由部件拆分为笔画,同样也不了解如何将笔画组装为部件,再如何将部件组装为汉字。面对整字,无从下手,这些也为留学生的汉字书写增加了难度。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独体字不能再拆分,独体字由笔画直接组成,造成汉字笔顺教学内容存有空白与无法解释之处,讲不清楚为什么“王”与“丰”的笔顺不同。事实上有些独体字并不能一步拆到笔画,汉字的拆分,尤其是独体字的拆分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绝不是可有可无。我们以为,结构先行,拆分先行,才能降低留学生汉字书写难度。

再次,缺少部件教学。留学生对部件的作用不够了解,对汉字之间的关系不够了解,无法通过部首与声符系联汉字,也不能有效地利用部首与声符提示意义与读音,部首意识、声符意识、部件意识与正字意识不够。汉字最重要的两类部件是部首与声符,一般的入门书写教材都会包括部首,但部首教学仅限于部首意义与汉字意义大类之间的关系,对部首常见位置与部首常用变体介绍不足,对声符重视不够,其它部件更加忽略。事实上,汉字是由一些常用部件相互组合叠加而成,汉字记忆,大多时候并不需要具体到一笔一画地记,而只需要记住其部件与组合方式,如弓长张,立早章,言午许,双木林。因此初级汉字书写教材只有部首教学是不够的,应补充声符与其它常用部件,同时补充部首的常见位置与常见变体,补充声符与其它常用部件的常见位置,并设计相应地书写练习,提高留学生的正字感。

最后,缺少笔顺规则教学。目前入门阶段的汉字读写教材虽为例字列出笔顺,但未说明笔顺规则。笔顺教学仅限于个别汉字的笔顺示例,缺少规律成因的归纳总结,无法以简驭繁。其它汉字教材,如面向留学生二年级的汉字知识读本教材,张静贤《汉字教程》(2004)对笔顺规则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但这些笔顺规则有的前后矛盾,如既有“先中间,后两边”,如“水、小、办”,又有“先两边,后中间”,如“火”,令学生无所适从。我们以为,独体字的拆分是汉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只有先教拆分,说明笔画、部件与整字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笔顺成因,按照笔画书写、笔顺规则书写来编排汉字读写教材,才能真正按照汉字本身书写规律来编排教材,才能将笔顺规则讲清楚讲透彻,才能改变目前教材机械罗列笔顺,学生一个个汉字笔顺死记硬背的被动教学现状。我们以为,总结笔顺规则,教授笔顺规则,比简单地标出一个个汉字的笔顺更加重要。这样才能以简驭繁,有效记忆,提高汉字书写效率。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初级阶段的汉字教材内容不够充分,体系不够完整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的汉字书写教材虽多,但一般都不包括基本笔画命名、基本笔画数量、基本笔画形状、笔顺、独体字拆分、整字中的笔画比例、整字中的部件比例、部件位置等内容,造成留学生汉字教学阶梯性不明显,入门坡度过大,难度过高。我们以为应像英语单词书写之前先学字母书写一样,汉字书写之前应先学习笔画书写,以降低汉字书写难度,帮助留学生增加学习信心。

三、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思路

汉字入门阶段的书写教材应增加关于笔画、拆分、部件与笔顺的内容。

首先,应增加笔画内容。包括基本笔画数量、基本笔画标准形状、笔画变体、基本笔画名称、笔画长短、笔画间距、笔画比例、笔画变体、笔画相互关系、笔画方向、形近笔画辨析等内容,强化基本笔画书写训练。

其次,增加汉字拆分内容。除合体字的拆分外,更要补充独体字的拆分,将独体字分为可以一步拆分到笔画的汉字与不能一步拆分到笔画的汉字。对那些包含更小部件的独体字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拆分,训练学生拆分汉字与组装汉字的能力。由此,为下一步的笔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增加部件教学,强化留学生的正字意识。包教整字结构、常用声符、常用声符位置、常用部首、常用部首变体、常用部首位置、常用部件、常用部件变体、常见部位位置、部件相互比例等内容。

最后,增加笔顺规则教学。教授单笔笔向、复笔笔向、多笔画的笔画顺序、多部件的部件顺序。说明独体字的拆分与笔画顺序之间的关系,例如说明王与丰,前者没有笔画相交,因此按照笔画相接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而丰因有笔画相交,相交的竖(∣)要单独最后写,因此拆分顺序与王不同,拆分为三与∣两个部分。因为拆分的不同,王拆分为一、十、一,故笔顺为先一、再十、后一,而丰拆分为三、∣,故笔顺先三后∣。我们通过对100多个常用字的拆分,不断总结拆分与笔顺规则,尽可能排除两可的笔顺顺序,最后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内容少而精,前后一致,体系科学完备简明的笔顺规则。

 

 


 

四、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方案(突出方案的操作性,可附页)

将汉字读写课程内容按照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常用部首、常用声符、常用汉字五个部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

首先介绍基本笔画。介绍36个基本笔画。例如第一课通过汉字一、二、三介绍笔画横。内容包括横的书写方向、在不同汉字中横的长短变化,如二、三中横的长短变化。第二课通过十、王、干、土、士、丰介绍笔画竖。第三课通过人、大、天、丈介绍撇捺。第四课通过玉、主、犬、太介绍点。

其次讲解笔顺规则。为了说明笔顺规则,需要介绍笔画组合关系,介绍汉字拆分原则。在教基本笔画的同时,强调笔画方向与笔顺。例如第一课横,除了说明横是从左往右书写,还通过二、三两个字,介绍笔顺规则,先上后下。第二课竖,除了说明竖是从上往下写,还通过十、干,说明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同时教授独体字的拆分,如第二课王的拆分,是分为一、十、一三部分,书写时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开来写一十一,最后组合王。这一课,还要介绍笔画的组合关系,在拆分汉字时,相离优先于相接,相接又优先于相交,因此相交的笔画要最后写。如十是相交,交的那一笔竖最后写。再如丰,交的笔画竖同样要最后写,因此丰的笔顺与王不同。

在介绍基本笔画与笔顺规则时,尽可能选用常用部首、常用声符与常用汉字。相当多的常用汉字也是常用部首。如心、手、水、火等。除介绍它们的音形义,还在介绍这些部首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变体。如心,在左为忄,如性,在下为心,如思、想。有些常用汉字不止是常用部首,也是常用声符,如马,在吗、妈中为声符。元旦的元,在远中是声符,斤在近中是声符。每课所挑选的汉字,都尽量选用最常用最高频100汉字。这100个汉字,也是充当部首、声符与部件最多的汉字。

最后,将全书主要内容分类作为附录附于全书之后,以方便学生总结巩固。

附录1 基本笔画名称表(包括笔画方向标注)

附录2 笔画组合方式(包括相交、相接、相离,例字)

附录3 汉字结构(包括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包围、半包围等,例字)

附录4 汉字拆分原则(如常用部件优先拆分、相交最后拆分,相离最先拆分,与其它笔画相交的笔画最后书写等)

附录5 笔顺规则(包括单笔书写方向、复笔书,写方向、独体字笔顺规则、合体字笔顺规则,例字)

附录6 常见部首(包括常见部首的意义、变体与位置,例字)

附录7 常用声符(包括常用声符及例字)

附录8 常用部件(包括常用部件、变体与位置,例字)

 

 

五、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预期实践成效等)

预期成果:

汉字读写课程主要内容与体系设计,论文一篇,公开发表

效果:

实施范围为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语言进修系初级班汉字读写课与汉语言专业一年级汉字读写课的留学生。

受益学生数:

每班学生总数为20人,进修系开设2个班,汉语言专业开设一个班,每届共计60人,2018~2019两年,人数超过100人。

预期实践成效:

有望降低留学生汉字书写入门难度,强化汉字书写规则,提高留学生拆分汉字与组装汉字能力,提高留学生正字意识,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六、特色与创新

独体字的拆分原则总结既是重点难点,也是创新之处。相当多的独体字不能一步拆分到笔画,而是包含更小的部件,这个研究成果打破了独体字不可拆分的僵化传统,为汉字笔顺规则的总结扫清了道路。

七、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所具备的条件及基础、改革实践基层组织(二级学院、系、专业等)对改革的支持情况

课题负责人曾多次教授汉字读写课程,同时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师培养任务,对汉字教学多有思考,已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课题负责人所在教研室有专职教师多名,教学任务多人承担,在教学之余有充分的科研时间承担本课题的研究。课题负责人与主要参加者所在大学相关藏书丰富,电子数据库资源丰富,校园网使用方便快捷,具备进行课题研究的科研条件。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都对这一改革大力支持,提供各种有力帮助。

课题负责人长期从事对外汉字教学工作,对本领域非常熟悉,课题能顺利展开,如期完成。

教改课题申请书-留学生汉字读写课程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