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友为什么被誉为当代“新安画派”领军人物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渐江,善写黄山真景,开启了黄山入画的时代,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擅长画黄山风格题材的新安画派。于是明清以来,中国山水画家纷纷以黄山为师,钟情画黄山者甚多,梅清、石涛、石溪等均以画黄山著名,近代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亚明等名家,也都留下大量黄山画作。今天聊一位著名画家,安徽省“第一国画院”渐江国画院院长陈廷友老师。

陈廷友,1963年5月生,安徽合肥人。著名国画大师亚明先生弟子。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发展部主任、安徽文史馆书画研究员、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安徽渐江国画院院长。新安画派领军人物。
安徽黄山雄姿灵秀,云山雾海,拔地极天,不仅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且有“登黄山,天下无山”之说,所谓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足见黄山的地位及影响罕有其匹。这是 一座饱含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历史名山, 早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中,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宝山和名山。

黄山在中国山水画艺术世界中的地位及影响已然无两,它是众多丹青妙手艺术创作的母题和灵感源泉。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徽籍画家,陈廷友先生对于家乡黄山自会有更加深刻的情感和领悟。他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精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精心研究之后,将黄山作为一种自觉的艺术选择, 且占尽天时地利之优势,近水楼台、靠 山“画”山。陈廷友先生长期以来倾心于黄山盛景,追慕于前贤创作,耳濡目染,心追手摹,在新时期成为绘画黄山的佼佼者!
陈廷友先生重视继承传统和学习前人,更重视向黄山造化学习,这是一种有创新、有研究的学习,致力于表现“大美黄山”的风貌,传达“黄山大美”的品格。总体来看,黄山虽然绝美之处甚多,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瀑布,不一而足,但陈廷友先生没有停留在描绘一松一石、一泉一瀑等局部景物的描绘上,而是着眼于表现黄山宏大幽远的整体美,变幻丰富的动态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画中得其风貌,传其精神。故而陈廷友先生的画中黄山,每每是大处着眼,追求画面总体气势。
陈廷友先生的黄山每每从大处着眼,追求画面的整体气势,画面远近错落有致,布局开阔而统一,我们看到的是笔墨和意境的多种美,在笔墨语言之意,又是对黄山的虔诚敬赏。他的作品中群峰破云而出,山石以简笔勾出轮廓,以散峰沿其纹理走向略皴一二,远山以浓墨染出,烘托出烟水之气。
陈廷友先生以笔墨演绎的黄山大美,成就黄山艺术之大美,是繁华落尽、留下铅华的本真之美,具有“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视野,超然无拘,唯道是从。在他的画中,其实再现了庄子所追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大美,人们看到的是一种大境界,大情怀,看到的是笔墨美,意境美,从而传达出笔墨语言的言外之意,黄山画卷的画外之情。

而且众所周知“大红袍”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和《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两套大型系列画集的俗称,是为在美术界享有崇高地位和声望的大师级人物量身定做的一种高规格画集。它对作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水平要求很高,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和学术性。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美术画集!201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就为陈廷友老师出版发行了“大红袍”《陈廷友中国画集》。
值得一提的是,陈廷友先生艺术修养全面,绘画山水题材之外,亦喜绘花鸟,尤擅以灵动笔墨,挥写竹之清风高节,荷之清雅绝尘,或竹枝疏影,或暗香浮动,画面用色淡然而悠远,笔墨意趣充盈其间,昭显出他所一贯具有的传统艺术情怀和文化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