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培家江牧农:京东,能否再次回归“低价”核心战略

京东,能否再次回归“低价”核心战略?

背景:
京东,能否再次回归“低价”核心战略,2023年四月份,继京东零售在组织架构、高管人事上的变动调整后,其重要业务部门京东物流启动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京东的管培生、京东内部的优秀老员工、是京东人事调整的重要后备人才。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自2019年开始,他对京东管理是不满意的。他批评零售业务高管“谈花里胡哨的故事太多,但谈成本、效率、体验太少,如果对如此核心的战略都把握不够,那将很难带领团队长远走下去。”称京东的零售业务经营文化在逐渐丧失。
2022年底,刘强东在京东经营管理培训会上,强调京东要坚持“成本、效率、产品、价格、服务”的核心经营理念,尤其提出要坚持“低价”这一零售的核心武器,并要求加快组织更新速度,推动适配经营理念的管理体系全面落地。
京东零售、京东物流,是京东业务的客户前沿阵地,距离客户也最近、也是最直接的作战业务单元。通过对一线阵地的架构及授权业务调整,一线业务单元增多,各经营小单元的经营层将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刘强东回归京东,将重点聚焦成本、效率与体验,将组织架构扁平化,实现“放权”。
总部推行事业部制,聚焦供应链、快递快运等核心业务成立前台事业部。而在区域层面,取消原有的7大区域划分,将省做为具体的经营单元,直接向总部事业部负责人汇报;同时各省份的权责也有较大变化,将拥有更大的经营决策、管理、人事任免等权利。也是对Big Boss经营机制的延伸。
观点:
众所周知,京东赖以起家的低价价格优势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京东从自采、自营的模式,自主统一的制定企业营销、品牌战略,能够起到一盘棋的优势。到开店平台兼容的经营模式转变,实际上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商业模式转变。店主的经营思维和京东自营的经营思维必然不同。
京东非自营店铺的大量增加的同时,京东涉足业务越来越宽,品类越来越丰富,同样带来的内部是组织、部门、人员、权责的管理增量阶段。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效率、与客户能体验到的价格、服务、产品,和京东自营的“多快好省”势必会产生冲突。
模式变,企业大,业务广,人员多,都不断在冲击着京东起家的“价格”优势。
创始人刘强东的理念、逻辑都是没有问题,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光是京东,很多企业的执行策略、执行结果往往不能达到创始要求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组织惯性,和船大难掉头的道理。此次组织变革,相信京东已经发现到相关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偏移了创始和成功的底层基因,故而创始人刘强东不得不亲自主导,亲自站台,来对京东这艘舰队进行战略上的组织、人员、理念落实的排兵布阵。
事业平台,长期主义,是市场、营销等前台端的惯用理念。此次组织变革,相信是通过把经营决策权交给离客户最近、最了解市场需求的团队,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激发出组织活力。也有些授权、赋能给一线,事业合伙人的文化延伸。从区域为单位,到省为单位,是经营人群发生了四倍的体量。通过大面积人群的授权赋能,将快速大面积培养出一批一线的经营人才队伍。也是作为大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种阶段性举措。他们将要执行刘强东带领京东回归本心,通过对“成本、效率、产品、价格、服务”的核心经营理念的深度执行,坚持“低价”零售的核心战略。京东新零售的经营核心还是低价低价低价。(文:企培家江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