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太宰治《苦恼年鉴》《薄明》《归去来》
《苦恼年鉴》
🌙 我的重点并不是放在探索与评判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想家上,而只是在这里写下我个人的思想历程。 🌙 这些人之所以成为某某主义者,总是因为历经某个转折点,而那个转折点通常相当具有戏剧性,令人血脉喷张。在我眼中,那未免太假了。尽管我试图相信文章里的叙述,但是直觉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转折点简直匪夷所思,让人直起鸡皮疙瘩。我觉得他们牵强附会的技巧实在太差了。 🌙 连“思想”这个词汇都让我反感,更不用谈什么“思想发展”,简直让我浑身不对劲。谈那些东西,根本像是演蹩脚戏一样,俗不可耐。 🌙 在我身上找不到思想那种玩意儿哩!只有喜欢和讨厌这两种而已呦! 🌙 这一节关于我读书的记忆,单纯只是一个片段,和我人生任何经历都没有办法凑到一块去,否则我就得圆谎了。 🌙 我向往纯粹、无偿、绝无利己之心的生活。然而,那样的境界高不可攀。我只能继续和我的闷酒。我最痛恨的就是伪善。
《薄明》
🌙 那是在灭亡前夕感受到的一种奇妙而幽微的幸福。 🌙 老实说,我当时的感觉简直像站在一片长满青苔的庭院前,为了不踩到青苔,只能小心翼翼地踩着错落铺设的石块,一步一步慢慢前进。
《归去来》
🌙 实际上,描写生活严谨且真实存在的人,根本不需要多费心机,而且那些笔下的人物,也没有任何机会挑剔、纠正我精细而准确的叙述。 🌙 只能通过这扇小窗,贪婪地将庭院的景致印入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