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中地理·安迎] 011 【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2)】

2022-05-25 13:38 作者:魏泯同学i  | 我要投稿

By:Shepherd 魏泯i

加入于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自然地理部分(目前只有自然地理部分,咳):

001【导言】

001 没有什么知识点,只是一些随便记的一些东西,所以没有分享链接

002【经纬度网】

003【地图】

004【地球自转】

005【等高线地形图】

006【地球的公转】

007【地球内部圈层和地表形态】

008【板块构造学说】

009【大气的分层和大气的受热状况】

010【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1)】

011【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2)】

012【常见天气系统】 

作者:魏泯同学i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207620 出处:bilibili

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引起的季风环流。

整个东岸基本上都是被季风控制

海洋和陆地的比热性质不同。夏季陆地比海洋热,空气膨胀上升,陆地成为低气压了。

七月份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太阳辐射——五带

太阳辐射得出了五带划分图,没有太阳辐射就没有大气环流

2. 大气环流

a. 气压带风带

b. 季风环流

a+b——>> 气候分布模式图

当我们把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放到地球上面之后我们会出一个图——气候分布的模式图

(气候)这是一块抽象的陆地:

1.热带雨林

2.热带沙漠

3.热带草原

4.地中海

5.温带海洋

8.温带季风

7.亚热带季风

6.热带季风

9.温带大陆性气候

10.极地气候

3. 下垫面的状况:

a. 海拔

b. 迎、背风坡(阴阳坡)

c. 暖流、寒流

空气地下垫着的那一层面

下垫面的不一样导致气候的不同,下垫面的海拔高度不同,下垫面的阴阳坡,流过的是暖流还是寒流。

凡是不守规矩的,特例的地区的气候——不符合总体规律的地区的气候,他一定是下垫面出现了问题。哲学思维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科书都没有做所有气候类型的归纳,教科书讲的是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可以参考图册

从一圈环流 到 三圈环流 到 移动 到 引起的季风环流。

气候是我们分析后面所有东西的基础,不明白气候无法研究地区的农业。

分析气候分布的三个角度:

  1. 分布规律

  2. 分布常规地区

  3. 分布特例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索引课程:气候(2)


对于气候特征的认识,一定要有一种数值的感觉,因为将来判断气候的时候,要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数值以及【地区资料】来进行判断。

  • 终年高温:最低月的气温在15℃以上

  • 多雨:

    • 月降水量:100mm以上

    • 年降水量


1.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各月降水均在10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对流雨。(降水的分类)

几乎每天都下雨,赤道地区,早上太阳很快升得很高,地面水汽蒸发,到了中午蒸发到达峰值,午后乌云密布,哗啦啦下一场雨,五六点钟,雨过天晴,夕阳无限好。第二天,早上起来蒸发,中午下雨,下午雨过天晴。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是一种非常单调的活动,就像是一种快速的新陈代谢活动。

特例地区中一般影响热雨林的原因一般是两个:

  1. 迎风坡:主要是指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2. 暖流:增温增湿

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

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

干湿两季:

湿季: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

干季: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下

全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

中国秦岭淮河 800mm等降水量降水线(全年),对于中国来说,800mm降水其实已经很多了。

但对于热带草原气候,1000mm还是不多,从名称上来看,热带草原气候是一种偏干燥的气候,因为它蒸发也多。

【问题】判断正误:当地球公转速度快的时候,巴西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分析:公转速度快是近日点,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1月份正是巴西热带草原的雨季,一片葱绿。

热带草原的分布特例地区:东非高原

原因:地势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

只有非洲的热带草原是南北贯通的,动物们会迁徙狂奔。

但是南美洲就没有迁徙,因为中间隔着亚马孙雨林,角马之类的动物无法穿越,长脖子路往里面跑走两步就挂住了。雨林里面适合攀援动物,大猩猩之类。

巴西热带草原的动物旱季就只能忍着。

动物是如何感知到远方的温度与湿度?

它们又没有等温线地图,它们怎么知道哪熱哪冷?它们的这方面知识是如何传承的?什么时候发现的?

3.热带沙漠气候:

年降水量<50mm~200mm

中国的沙漠是【温带沙漠】,热带沙漠地区的沙漠是【热带沙漠】。

热带是主要是单峰驼,温带主要是双峰驼。

阿拉伯既有单峰驼也有双峰驼。

热带沙漠地区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统一规律:有水源的地方主要种植棉花

成因:中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所有的热带沙漠的形成都与寒流有关系(它们都分布到海边)。

特例:撒哈拉沙漠(十分巨大),也会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但是这个交替于撒哈拉本身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撒哈拉所处的信风带地区吹来的东北信风,也是从阿拉伯地区过来的干冷风。

所有的热带沙漠形成都和寒流有关,所有的热带沙漠都分布在海边。

热点:阅兵的彩车和歌词带有很多地理特色,彩车数量有34个省级行政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出现了三个季风气候。

以上内容见大气(2)

4.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更常考,因为和中国的气候不同,地中海气候除了南极洲其他各个大洲都有的气候

  • 分布规律:30°~40°大陆西岸

  • 常规地区: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

  • 特例地区:无

  •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高温期和多雨期不一致

夏冬季温和,冬季气温 >0℃

地中海是一个总体偏干的气候,年降水量200mm~1000mm之间

特别是夏天降水少,

  • 对应植被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片小,夏天避免水分过分的蒸发)

  • 中国江南对应植被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典型地区:以色列-灌溉农业,节水农业

  • 地中海农业:园艺业(生产葡萄制酒)

  • 成因:冬季受到西风控制、夏季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这样确切地写更好)

5.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和地中海气候都很常考,因为它们分布较规律

  • 分布规律:40°~60°大陆西岸

  • 常规地区:欧洲西部、北美西北部(主要在加拿大)、南美的西南角、新西兰的南北二岛

  •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温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温的年较差小(海洋性气候)。最冷气温<0℃,最热月气温≈20℃

降水:伦敦的月降水量不超过100mm,最少降水量在50mm以上(月降水量>100mm才能叫做多雨)

总体是一个终年阴天、细雨绵绵的湿润气候,而不是瓢泼大雨的热雨气候,降水各月的分配量十分均匀。

但是光照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 答题思路:分值小写终年温和湿润,分值大写气温年较差小,海洋性强,各月降水均匀。

气候对于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非常直接。

  • 欧洲河流的特点:水量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小、流量均匀、航运条件好、地势落差小水能资源较为缺乏

欧洲爱挖运河、中国不爱挖运河但是只挖了一条就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运河。

欧洲的水汽特点适合挖运河,欧洲的航运比中国要发达得多

城市建设:欧洲特别喜欢让一条河从城市中间穿过去,这一点是中国很少的。中国的咸阳和北京是靠近河流的,但是没有让它穿过去,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导致河流的季节性变化大,会有**汛期。

  • 温海洋农业:乳蓄业(荷兰丹麦新西兰乳制品)

  • 成因:终年受到西风控制(1分)、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4分)、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6分)、海岸线曲折和海洋的接触面积大(8分)

【例题】同一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点以及原因——欧洲与北美地区的温带海洋气候:

相同点:同样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

欧洲西海岸的温海洋气候区比北美的纬度更高(就是竖着分布更长了进入北极圈了都),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欧洲西海岸的温海洋气候区比北美分布得更深入内陆(就是更宽了),因为欧洲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利于水汽深入内陆、而北美有科迪勒拉山系。

6.热带季风气候

  • 分布规律:无

  • 常规地区: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 特例地区:无

  •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干湿两季

(热草原的文字描述,但是也是有区别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 > 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量)

年降水大约在 2000mm

印度的水旱灾害比较著名、所以也有很多水利工程

这一点和中国的江南一样都是水稻种植业都是季风气候

  • 成因:分冬夏两季(从热力环流角度)

    • 冬季(干季更准确,因为他终年高温不太好说什么时候是夏季)是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陆地相对海洋温度较低,形成高气压,印度半岛在高压区的正南侧,由于地转偏向力,冬季吹东北风

    • 夏季(湿季):吹西南风(从印度洋吹来)——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南半球的风带南移,起初向左偏,过了赤道向右偏

按这个道理不是应该吹西风吗?

季风的成因其实很复杂,不仅是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一个因素。

印度洋是全世界最湿最热的一个大洋、它几乎都在热带,暖湿空气非常充分。所以印度半岛的雨季降水非常多。但是这个气流(西南风)对于中国的影响比较小,这是因为在中国的西南地区有一列全世界最高大的山风——喜马拉雅山,阻挡了整个西南季风。

如果给喜马拉雅山凿个洞,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过来的话,还真的能改变青藏高原的气候。

葛优——“我要让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

但是大自然的事情不能胡来,青藏高原是变成鱼米之乡了,那现在的鱼米之乡不就变成汪洋了吗。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这西南季风起码能到达内蒙,这个气流非常强大。

  • 雨极:就在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上,降水20000mm

chayu菠蜜 雅鲁藏布江拐弯的地方降水非常丰富就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7.亚热带季风气候

  • 分布规律:30~40°大陆东岸(25°~35°大陆东岸)

30~40°是为了和地中海对应,25~35°是为了切合中国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对,这种情况下不会考。

  • 常规地区:上海、开普敦、珀斯

  • 特例地区:

  •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问题】上海与开普敦的气候异同点:

A高温期一致  B高温期相反  C多雨期一致  D多雨期相反

BC正确

  • 成因: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8.温带季风气候

  • 分布规律: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 常规地区:亚洲东北部

  • 特例地区:

  •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区别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冬季温带季风气候<0°,亚热带季风气候>0°

  • 成因: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冬季西北风与夏季东南风)

9.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一个中学的特有名词,到了大学里分别是由亚热带草原、亚热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

中学为了做简化,合并在了一起。典型的例子就是莫斯科和吐鲁番的气候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实际上它们的气候差异较大。

这一部分不常考——2011新课标,但是不知道现在2020的考核侧重点怎么样,去问一下老师

10.极地气候

知道名字就可以了


[高中地理·安迎] 011 【大气运动和气候类型(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