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他花了110两黄金买了这8行楷书,却无偿捐给了国家!

2022-04-27 14:03 作者:墨点课堂  | 我要投稿

1956年,收藏家、书画家张伯驹将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国宝级书画无偿捐给了国家。其中有:范仲淹《道服赞》、晋代陆机《平复帖》、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宋代蔡襄《自书诗册》、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宋代吴琚《杂书诗帖》、元代赵孟頫《章草千字文》等。
其中,范仲淹《道服赞》是著名的收藏家张伯驹先生以110两黄金,从北京琉璃厂古玩商薪伯生手中购得,范仲淹《道服赞》纵34.8cm,横47.9cm。


范仲淹《道服赞》


范仲淹《道服赞》拓本(局部)


范仲淹《道服赞》拓本(局部)


张伯驹是谁?书画家、诗词学家、文物鉴定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故宫博物院顶级书画,近一半乃张伯驹所捐。他的一生,却比所捐文物生动得多。


初识张伯驹


张伯驹(1898 - 1982),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之子(过继,生父张锦芳)。而张镇芳是光绪三十年进士,也是袁世凯哥哥的内弟。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张伯驹天性聪颖,有神童之誉。幼年入私塾,又接受新学教育,小学毕业后跟随父亲来到北平。后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职,做到旅长。不过,最终因不满军阀腐败生活,选择离开了军界,从此过上了写诗作画、看戏唱曲的“纨绔”生活。


张伯驹在丛碧山房


1927年,张伯驹到北京琉璃厂闲逛。偶遇一件“丛碧山房”的横幅,笔法苍劲飘逸。一看落款,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当即收下。从此,便爱上了收藏。自号“丛碧”,并将宅院命名为“丛碧山房”。


张伯驹守护国宝


张伯驹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长年是一袭长衫,生活上极其朴素。但对文物,张伯驹却是毫不吝惜。

为收购隋代大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不惜把房子(李莲英旧墅)变卖。据马未都估算,这个宅院若保留到现在,光拆迁就得一个亿。


故宫镇馆之宝《游春图》

1934年前后,张伯驹第一次看到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真迹,而他的主人是道光皇帝曾孙溥儒。此前,溥儒将唐代韩干《照夜白图》卖于他人,致使这件国宝从此流失海外。


张伯驹深恐《平复帖》蹈此覆辙,便委托中间人向溥儒求购,但溥儒开口20万大洋的价格,张伯驹却实在没有能力付出。


《平复帖》


《平复帖》距今已1700年,比王羲之手迹还早七八十年,是中国已见最古老的书道瑰宝,又是汉隶过渡到章草的最初形态。上面盖满了历代名家的收藏章记,由此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如果流失海外,将是千古之恨。


1937年底,溥儒母亲项夫人过世。张伯驹得知溥儒急需用钱,想借机求购《平复帖》。但他又觉得这是乘人之危,开不了口。便请教育总长溥增湘出面,最终以四万大洋抱回《平复帖》,彼时的张伯驹激动难耐。


张伯驹收藏的范仲淹《道服赞》

在动荡年代,为避免书画流失海外,张伯驹就这样耗尽了万贯家财。他收藏保护的顶级书画就有118件。


张伯驹无偿捐献


1941年,张伯驹曾遭汪精卫手下人绑架,并索要赎金300万。但是,家中因长期购置书画,已无多余钱俩,只能靠卖画筹集。张伯驹得知后严厉制止,并反复叮嘱,即使自己死了,也不能卖那副《平复帖》。之后,僵持了近八个月,赎金从300万降到40万,潘素到处借贷,才将张伯驹救出。

但是,谁也没想到,1956年,视书画重于性命的张伯驹,竟将其 30 年所收藏的珍品——包括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黄庭坚《草书》等 8 幅书法,无偿捐献给了故宫。


张伯驹收藏的杜牧《张好好诗》


包括帝王在内的历代收藏,都在《平复帖》上钤下自己的印迹。只有张伯驹,不留丝毫痕迹。凡经手收藏的人,都以《平复帖》获利,唯独张伯驹倒贴大把银子,无偿献给国家。

电视纪录片《故宫》的策划人章宏伟由衷地感慨,为故宫做捐献的最顶尖的有两位,一位是捐瓷器的孙瀛洲,一位则是捐书画的张伯驹。无偿捐献后,政府欲奖励其 20 万元,但张伯驹婉言相拒,分文未取。文化部只好给他颁发了一张褒奖令。


文化部所颁奖状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耗尽家业收藏,为何又无偿捐之?”后来,张伯驹对一位至交说:“不知情者,谓我搜罗唐宋精品,不惜一掷千金,魄力过人。其实,我是历尽辛苦,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黄金易得,国宝无二。我买它们不是卖钱,是怕它们流入外国。”


张伯驹收藏的李白《上阳台帖》


再后来,张伯驹将余下所藏书画,分批捐献给了故宫和吉林博物馆。“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他在《春游琐谈》里记录了这种心情:“此则终了宿愿亦吾生之一大事!”


张伯驹的诗词和书法


张伯驹写的诗词虽未公开发表,但其诗词之好在圈内无人不晓。周汝昌曾下过这样的论断:“以词人之词论,应以南唐后主李煜为首,以张伯驹为殿。此后,很难再产生真正的词人之词了。

张伯驹自创的“鸟羽体”书法


张伯驹诗词好,书法也妙。他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鸟羽体”,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清妍秀美,像极了他自由自在、超逸通脱的心性。



刘海粟曾这样评价张伯驹这类书法:“运笔如春蚕吐丝,笔笔中锋,夺人视线,温婉持重,飘逸酣畅,兼而有之,无浮躁藻饰之气。目前书坛无人继之。”学者刘叶秋则说张伯驹的书法:“书兼行草,圆劲挺秀,卓然大家风范。”



张伯驹书法艺术的独特成就,源自先生的人品、学识、修养。这是他的书法“神”中之“神”,非只“鸟羽”之貌,也是旁人不易模仿的奥秘。


他花了110两黄金买了这8行楷书,却无偿捐给了国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