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大太监安德海迎娶19岁京城名旦马赛花,百官庆贺,慈禧还赏赐白银1000两和绸缎
1868年,大太监安德海迎娶19岁京城名旦马赛花,百官庆贺,慈禧还赏赐白银1000两和绸缎100匹。然而,13岁的同治帝手写密诏交给恭亲王,上面写着“杀小安子”。
恭亲王奕訢接到同治帝的密诏后,心里十分欢喜,立即召集谋士商量出一个万全之策,准备对安德海下手。一个太监竟引得两位大人物关注,安德海究竟做了什么?
安德海一个在八岁左右就净身进宫,之后成为咸丰帝身边御前太监的聪明人。
在咸丰帝死后,他更是成为慈禧太后的心腹,为慈禧太后出力献策,暗中联络恭亲王奕訢。
在他的推动下,两宫皇太后与恭亲王奕訢秘密会面,成功地夺去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
一番博弈后,慈禧太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大权在握,安德海亦是被提为总管大太监,一时风头无两,时人称“太后宠安德海,语无不纳”。
可见其在慈禧处地位之高。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会儿手握大权的慈禧看恭亲王奕訢不顺眼了,想要罢除奕訢的权力。
安德海又在一旁出谋划策,借御史弹劾奕訢,突然发作,罢免了奕訢的议政王的身份和其他差事。
罪名以“虽无实据,事出有因”虽然荒唐,却办成了事儿。
虽然很快慈禧太后又下令让奕訢任军机大臣,但“议政王”的名位和权力奕訢确是再也回不来了。恭亲王奕訢与安德海的梁子也就此结下。
安德海成为慈禧红人后,一度居功自傲、嚣张跋扈。
一次被小孩心性的同治帝捉弄后,心怀不满,竟胆大包天地将主意打到了同治帝身边人上。
安德海先是观察到同治帝有一特别喜欢一块玩的宫女,他就时常向慈禧太后进献谗言:皇上近来学习不上心,与一小宫女玩得多;
宫女有攀龙附凤之心。几次下来,慈禧太后自然对小宫女心怀不满。
安德海又趁机表明他可以为太后解决此事,随后将宫女弄出宫外,让其嫁给自己为妻。
宫女不同意,安德海为惩罚她,就将其卖到了风月场所。如此狠毒,着实令人气愤。
而同治帝本就因玩笑之事被慈禧太后训斥,又发现安德海对自己身边的人下手,新仇旧恨,恨不得杀之后快。
但有慈禧太后在前包庇,很难下手。
同治七年冬天,安德海于京城最大的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迎娶娶徽班唱旦角九岁红为妻。
九岁红原名马小玉,是个年方19岁的大美人。
因慈禧太后喜欢听戏,经常点其表演。安德海陪侍慈禧左右时,一眼就相中了年轻貌美的马小玉想要娶妻为妻。
太监娶自己,马小玉自然不同意。但耐不住安德海手段多,威逼利诱之下,马小玉屈于权势,只能无奈点头。
慈禧太后对二人的结亲十分满意,为了表示自己对安德海的重视。大手笔地赏赐了安德海白银千两,绸缎百匹,为”太监娶妻“的热闹又添一把大火。
可能是老天对这样的安德海都看不过眼,除去安德海的机会很快来了。同治帝即将大婚,成了亲的安德海被慈禧派去广东采购大婚用品,随便可以携新妇出游。
安德海出宫之后,拖家带口,一路南下。身旁是心娶的娇妻,身后是给自己打下手的大部队,一路又有官员送礼巴结,不可谓不威风。
但安德海不知道,他能威风的日子不久了,同治已写密信给恭亲王奕訢要除掉他。恭亲王奕訢早早做好安排,让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拿下。
果然,走到山东境内时,安德海被等候多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一把拿下。被抓的安德海哪能受得这委屈,立马大声吼叫:“我是慈禧太后的心腹大太监,独一无二的红人······”
不过刚正不阿的丁宝桢心里清楚皇上想要办他,相当于手拿尚方宝剑,并不害怕安德海的恐吓,反而训斥安德海勾结地方官员、贪图钱财,损毁皇家颜面。
之后更是坚守皇上旨意,在慈禧太后未发现之前,果断处决了安德海。
一代大太监就此殒命,不知道死前他是否后悔自己那些狂妄的岁月。
其实同治帝杀安德海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顺治皇帝曾留给后辈的话,据史书记载大意是:凡太监犯法干政、窃权纳贿、交结满汉官员等必须立即凌迟处死,决不能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