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别拿前0.1%的成功青年来代表整个90后
一个节目,32个男嘉宾,超过半数的艺人。
邀请来的嘉宾,无不是家境殷实,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性,来自于上海等一线城市。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单从相貌和气质就不难看出,是周身从来不缺如花似玉的女子为伴的男性。
让一群坐拥百万粉丝的艺人,来代表“90后”,合适么?
再回过头来看标题,“90婚介所”。
我直接疑惑。
宁这到底是90婚介所,还是乙女游戏真人版?
你以为他们的价值观能代表什么?
代表了自由?代表了90后的主流观念?
你难道真的不知道绝大多数90后生活的状态吗?
你难道真的不懂绝大多数90后的主流观念吗?
你当然懂,你请了一位资深社工方向研究学者,你不可能不懂,90后的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
但你不会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了,就失去了吸睛的亮点不是么?
你不会让别人看到他们手中每天敲着同样内容的键盘。
你不会让别人看到他们手中被折断的笔,揉碎的试题。
你不会让别人看到他们四位数的存款,七位数的债台。
你不会让别人看到他们手中超市的特价蔬菜,便利店的打折便当。
你不会让别人看到他们手上常年出入工厂留下的老茧。
你不会让别人看到他们的孩子有多少几岁年纪就没有了父爱或母爱。
你不会让别人看到他们眼中浑浊迷茫的光芒。
我宁愿相信,国家在富强,思想在解放,人民的生活在变好,人民的价值总有一天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但我不愿看到,你以一副人生导师的面孔,指着一群戏子的浮夸唱词,说:这,就是90后应该有的样子。
我看不到平等。
我看不到尊重。
我看不到理解。
你,从一开始就砸断了平等的天平。
你,从一开始就踢碎了普通人的自尊。
你,从一开始就扭曲了观众的价值观。
我只闻到了香到骨子里的钱味。
我很痛苦,我痛苦到浑身颤抖,却无可奈何。
我想了很多,抨击的话,讽刺的话,骂人的话,但我最终只是觉得气闷,却无可奈何。
我为自己而活,人人都为自己而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事。
这本应是无可厚非的事。
这本应是无可厚非的事。
但是不能。
绝大多数人不能。
我不能,你不能,绝大多数人,都不能。
这是中国社会的选择,是中国古往今来主流价值观的选择,是人类这个物种骨子里的基因的选择。
这是无形的枷锁,只是绝大多数人在牢里住的太久了,好像带着枷锁生活,本就是对的。
即便有一天,围城的大门打开了,人们却怕走出去,怕脱下来枷锁后,将会与世界为敌。
但你以为人人都能,且生来就没有枷锁,大放厥词,满口后浪。
不滑稽么?
我的胸口越来越气闷,几乎想不出完整的句子。
每一个人挣脱属于自己的枷锁的过程,都伴随着矛盾、痛苦、挣扎。
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早已放弃了挣扎,接受了枷锁的人。
没有希望,没有救赎,哪怕看到这个节目,他们只会露出一丝羡慕又无奈的轻笑。
名为生活的枷锁,比什么都更具力量。
每一个敢于挑战枷锁的,哪怕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都值得最高的敬意。
我绝对
不能接受
将他们冲撞枷锁,弱不禁风的身躯狠狠踩在脚下,耀武扬威的卑劣之举。
我的手在颤抖,我的眼里噙满泪水
人应该怀抱希望
希望是值得不惜付出一切哪怕一生只够这一次去拼命的力量。
它的光芒,胜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