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特记 团聚

清明节特记(二)团聚
2019年4月5日 清明节
天气并没有像诗词中描写的那样“清明时节雨纷纷”而恰恰相反,阳光很好,天空很蓝,空气很鲜。一切的一切若不是因为“清明节”三个字,恐怕早已成为人们出走旅游的好理由。
随着时节入春,柳絮也调皮的在空中游荡。
但还是逃不过被清洁工朋友打扫在一起的命运。
出门时,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微风 微风轻柔的拂过脸庞,其中混杂着几片漂浮的柳絮,痒痒的,很是舒服。
沿街行走,路边的商店都摆满了为已逝亲人带去思念的物品。人们面色沉重,购买此物品时,双手接过,生怕亵渎了这传颂之物。
…………
走进一处陵园。
里面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个人和躺下来的好多人。不……应该称呼他们“祭奠者”和“已逝者”。
“祭奠者”个个身着黑衣,脸色凝重,一排排的白色花环静静的沉寂在已逝者的墓前。此刻他们已经超出了物品的定义,他们此刻是为“祭奠者”传递思念的媒介。
走过一处墓前,抬头望向那一排排的照片,上面无不是刻着自己的子女、父母、亲人、朋友……
他们因各种原因逝去,又凭借各种方式在人们心中永存!
“哎!老李!我又来看你了!”转过身,一位老人正拿着酒瓶,慢哟哟的走过来 向墓碑上的照片打着招呼。
“老李,你以前最喜欢喝茅台了,这不我带了整整一瓶,来,我们不醉不归。”老人熟练的打开酒瓶盖子,变戏法似的拿出两个酒杯,斟满了满满两杯酒。一杯放在地上,一杯撰在手里。
老人端起酒杯,碰一了一下放在地上的酒杯。“砰”的一声发出一阵清脆的瓷器响声。
“喝!”老人一仰脖,酒顺着喉咙滑下去。老人一饮而尽,然后静静的看着眼前放在地上的酒杯。
“哎,老李,你怎么不喝啊”老人脸色微红,似乎有些醉了。
“哦,对了,你喝不了,哈哈。”老子缓缓坐下,又倒了一杯。
“老李,想当年在战场上打鬼子的时候,你就贪这一口酒,对此咱老班长没少说你,可你就是改不了这臭毛病,还说打仗前喝两口,打鬼子有精神。那次分战利品的时候 你放着好好的三八大盖不要,就要那两瓶苞谷。怎么?这不喝了?”老人举起酒杯往口里一送,兴致勃勃的跟眼前的“战友”对话。
“来,老李,我喂你喝,别让别人说咱不懂事,连酒都不给战友来一口。”
正当老人刚要拿起静置在地上的酒杯时,突然一阵狂风刮过。静置在地上的酒杯被风刮倒,醇香清冽的酒被刮入土地,溅起一阵浓厚的酒香气息。
“哟,老李,你这不是能自己喝嘛!哈哈哈哈”老人突然一阵笑,笑的花白的胡子都翘起来了。但随后眼睛突然一红,泪水慢慢的划过那布满岁月刻痕的脸庞。
“老李,跟你说啊,当年你最想开的大铁皮我们现在也有了!好大!好帅气!好威风哈哈哈!比当年小鬼子的牛多啦!现在一炮可以击穿好几栋房子呢!现在那帮小子们啊,去大鼻子那边比赛,嘿,大铁皮开的跟孙猴子那样溜!次次拿大奖呢!哎,我说你是不是在那都看见啦!帅气吧?你……你倒是说句话啊……当年……我们两才算是两小混蛋呢……就比你大一岁的我……你才出十……现在,我们不怕再被外国佬侵略了,我们都有先进的大炮和飞机了,还,还还有大舰,嘿嘿,老好看啦!所以,你能回来看看吗?保证你喜欢……”
“老李……你醒醒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啊,小日本已经被咱们打跑了,毛主席给咱建了新中国,还给咱们分了地,咱们再也不用受土地主打压了,现在人人都吃的饱,穿的暖,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老人一把抱住眼前的“战友”,轻轻抚摸墓碑上的照片,仿佛战友就活生生的站在眼前,好像从未离去。
风,又轻轻的吹过,原本被扫在一旁的柳絮又被再度吹起,围绕在老人的身旁,如同战友的挂念随着柳絮的飘舞唱起了一阵英雄的赞歌。
我静静退了出去,生怕打扰这对英雄的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