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水厂4种强化混凝工艺的具体方法<一>

本文关键词:水厂混凝实验 强化混凝工艺 混凝实验 混凝技术
自来水厂如何强化混凝工艺?具体方法是什么?
自水厂4种强化混凝工艺的具体方法内容:
1)改变加药和搅拌方式,强化混凝剂与水的接触凝聚作用。
在混凝过程中,水与药剂短时快速混合后,较长时间(> 15m in)的慢速搅拌能促进絮体对微细脱稳颗粒的“碰撞”吸附,脱除水中的微细颗粒是降低水浊度的有效措施。据小编统计,上海市某自来水公司曾将投药点从流速较低的明渠移至流速较高的混合池水管中,并采用多孔投药,可节约混凝剂50%。分段分次投药分步絮凝也可提高混凝处理的效果,二次投加碱性铝比一次投药浊度降低27% ~56%。意大利在絮凝阶段使用粒径在30~ 130 μ m的微粒硅砂和浮石,可稍降TOC值,并减少混凝剂和絮凝助剂的投加量。
2)改进混凝反应器,改善沉淀和澄清的效果。
水厂采用管道反应器使原水中的悬浮物脱稳和快速反应,既可缩短反应时间,也可降低基建费用,且节约用地。高效斜管、斜板沉淀池,可缩短停留时间,增加出水量和提高水质,在新建水厂和老水厂挖潜改造中得到应用。有报导,若采用斜管或斜板技术改造上海市现有水厂,约需投资5000万元到1亿元,浊度可从3~5度降为1~2度。在斜板沉淀的基础上,一些效率更高的新型沉淀池已被开发出来,如同向流斜板、迷宫式斜板、人字形斜板等。法国还在脉冲澄清池内加装斜板,以提高净水效率。
3)调整pH值以求最佳的混凝效果和提高有机物去除率。
不同的混凝剂在不同的pH值下有不同的絮凝效果,例如Fe3+最佳絮凝的pH为3~ 5,Fe2+为8~9,A +为6~7,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在pH <7时易产生沉淀,而阴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则在pH > 7时易于产生沉淀。实验表明,用PAC与CG A处理珠江广州河段较高浊度原水在pH为6.93时浊度可降至0.5;处理深圳水库低浊度原水时,当pH为7.95时浊度可降为0.45。据称上海市某自来水公司将原水pH调至6.5时,T0C的去除率可增加60%。采用混凝法去除THM前体时,pH以5.5为最好,但沉淀后还需重新调节pH。
4)改善与强化当前混凝工艺
a、加大混凝剂投加量,使有机物的水化壳压缩,水解的阳离子与有机物阴离子电中和,消除由于有机物对无机胶体的影响,从而使无机胶体脱稳。不同的水质对混凝剂用量的要求不同,混凝剂对水中大分子有机物(UV254值较大)和憎水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b、投加有机或无机絮凝剂。采用具有絮凝作用的新型混凝药剂(如聚硅酸盐铁盐等),增加吸附、架桥作用,使有机物易被絮体黏附而下沉。
c、调整pH值。水中pH 值对有机物去除影响明显,当原水pH值较高时,可通过加酸来降低pH值,一般有机物较多时,pH值为5~6的条件有利于形成腐殖酸、富里酸的聚合物。加酸一般加在混凝剂投加前,以促使混凝剂水解形成高价正电荷。
d、投加氧化剂,使有机物氧化(高锰酸钾氧化、粉状炭吸附)。水体中的有机成分是增强水中胶体浊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姚重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黏土悬浮液中的腐殖酸的浓度增至3mg/L(以TOC计),硫酸铝的投量将增至5.8倍,如果腐殖酸的浓度增至7mg/L则硫酸铝的投量需增加到原来的10.2倍才能达到同样的混凝效果。利用常规的混凝剂在辅助以助凝剂处理这种有机污染严重的水质,不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因此,需要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来氧化水中的有机成分,以促进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达到净化有机污染的水质的目的。
e、完美混合、絮凝等设施,从水力条件(控制G和GT)上加以改进,使混凝剂能充分发挥作用。比增加混合与絮凝反应的时间,选用澄清工艺等使药剂从分发挥作用。
f、铝盐混凝剂改为铁盐混凝剂(铁盐比铝盐更易于形成与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聚合物)也可以起到强化混凝的效果。
以上就是内容就是有关水厂强化混凝工艺具体处理方法,建议大家详阅,仅供参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