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哪里创造了雄狮神话(转自玉麒麟火虎)

2018-08-18 21:32 作者:轩辕十四的UFO  | 我要投稿

对于狮斑,据说狮子王曾经在狮吧细致总结过,但我没有看过,留在我脑海里的是大牙兄弟的“再谈永恒敌人”,本“虎黑”看过之后受益匪浅,于是今日特发此贴,还望吧友们多多发言理性探讨。

长久以来,公狮与斑斑的关系是没有悬念的,吧友们普遍认为无论多少只斑斑都不敢挑战成年雄狮,然而真是这样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要感谢两个人:箱子和大牙。首先是箱子,在群里率先向“斑斑不敢挑战成年公狮”的论点提出质疑,并出示了东非地主雄狮遭斑斑攻击的图片,也就是狮斑贴的第31楼,而后要感谢大牙,大牙首先证实了箱子图片的真实性,进而提供了东非狮斑互动的资料,因此这个议题我们在群里也基本讨论清楚,现在总结给大家。

首先我们看下火山口狮子抢斑斑的表格表格中标黄的一列便是成年公狮在抢斑斑的猎物时没有成功,而且肉剩下的还不少,其他几次是因为猎物基本吃光了。

众所周知,火山口的斑斑数量很多,从火山口的观察来看,可是这里的公狮在夺食时并非是100%,大牙提供的马赛马拉研究再次揭示了这个特点,数据来自1998-2014的整理,跨度16年,观察方法与火山口类似,也是定期观察,来看下图:

上图统计了成年公狮在场与不在场的情况下,狮斑夺食中斑斑的成功概率,横轴是斑斑的数量,纵轴是成功概率,可见当斑斑的数量超过30只后,即使公狮在场,概率在0.4-0.6之间。

再看这个图:

上图统计了成年公狮在场与不在场的情况下,狮斑出现夺食情况的概率,横轴是斑斑的数量,纵轴是出现夺食争抢的概率,从两条曲线的形态来看,随着斑斑的数量增多,两条曲线越发靠近,这说明当斑斑的数量逐渐增多的时候公狮在不在场的差异逐渐减小。

关于公狮在场的问题,作者坦言,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一旦公狮在场,凭借其更大的体尺,会比雌狮更有效的阻止斑斑抢夺猎物,然而本次研究作者却对雄狮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了专门的统计,见下表:

上表表明,在255次统计样本中,162次公狮不在场的情况下,斑斑90次未获得猎物,而获得了72次猎物,占比44.4%,斑斑成功抢夺母狮的平均数量比是5.8:1,超过萨乌蒂的3.7:1,再看最抢眼的统计:93次公狮在场的情况下,斑斑有26次获得了猎物,占比28%,这个比例不低,且斑斑成功抢夺雄狮猎物的数量比例是7.5:1,未夺食成功的数量比例是3.3:1。作者对他的统计结果非常自信,他这样写道:Surprisingly, hyenas were nonetheless able tosecure food in the presence of male lions on 26 of 93 occasions(SupplementaryTable S3). We believe that our large sample of observations enabled us todocument this otherwise rare behavior.We also documented mobbing of male lionsin 25 of 121 sessions involving a kill or carcass, although mobbing rates weremuch lower when male lions were present than when they were absent. Thissuggests that, although hyenas view male lions as a source of added danger,they are nonetheless willing to risk approaching male lions when the potentialbenefits warrant it.

大意是:令人惊讶的是,斑斑居然能够在雄性狮子在场的93次场合中有26次获得了猎物。我们相信,大量的观察样本使我们能够记录这种罕见的行为。尽管当成年雄狮在场时,斑斑与狮子的对抗频率要比公狮缺席的时候低很多,但在我们记录的121次场合中,有25次斑斑骚扰了成年雄狮。这表明,虽然斑斑视雄狮为增加危险的来源,但在潜在利益的驱使下,它们仍然愿意冒险接近雄狮。

显然东非的成年公狮不是塑造雄狮神话的来源,那么与之相对的南非雄狮呢?提起南非Kruger,许多吧友都会想起传奇联盟保卫者,一些狮群动态里记录了保卫者雄狮杀死斑斑并吃掉的事件,虽然没有佐证,但雄狮对斑斑的杀戮似乎在某点上证明了公狮的性格,然而南非的雄狮虽然强势,但此地斑斑的数量却是一个硬伤,转苏苏的数量资料:

关于斑鬣狗群数量的地区差异

放个干货,出自经典文献<卡拉哈里的鬣狗>

这里的家庭群规模指9月龄以上的个体数量

火山口35-80\赫卢赫卢韦8-14\马赛马拉52\克鲁格11\纳米布4-8\卡拉哈里3-14

之前98论文也曾提到过南非斑斑与狮子的数量约为1:1,在夺食的时候数量比从未超过3:1,对比上面东非斑斑的数量差异很大,看偶像贴的资料:

Funston曾在他的98论文暗示,公狮是否捕猎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植被的密度和斑斑的竞争程度,他用狮斑数量的对比来解释,再看funston的总结:

可以看到开放生境下公狮与母狮经常呆在一起,无论斑斑的数量多少,而在封闭生境下,如果斑斑数量多(萨乌蒂),公狮和母狮在一起的时间明显长于Kruger(狮斑数量1:1).可以看出,Kruger的公狮与母狮只有23%的时间在一起,斑斑与狮子的数量比仅仅1:1。

98论文里也这样介绍过:Spottedhyaenas were rarely present in high numbers at kills made by the different liongroup types. They were present least often at kills made by territorialmales(X=0.9/kill, N=33 kills, and most often at kills made by nonterritorialmales (X=3.2/kill, N=37 kills).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potted hyaenasattracted to large (>100 kg) than to small (<100 kg) kills made by allthree lion group types。大意是:(在Kruger)不同狮子群体(98论文分三类狮群:母狮群、地主公狮联盟、流浪公狮联盟)捕猎时很少出现大规模的斑斑。斑斑在地主公狮捕猎时出现的最少(33次猎杀统计,平均每次出现0.9个斑斑),而在流浪雄狮捕猎时则出现的最多(37次猎杀统计中,平均每次出现3.2个),在三类狮群猎杀的猎物中,斑斑更倾向于食腐大猎物(大于100公斤),而不是小猎物(小于100公斤)。可见南非的公狮也不是雄狮神话的缔造者。

埃托沙,这里的食物相对匮乏,斑斑的数量也没有东非和萨乌蒂那么多,狮斑的互动相比东非和萨乌蒂要少很多,然而,这里的狮斑互动中,无论是狮子抢斑斑还是斑斑抢狮子,被观察到的情况均是狮子胜利,当斑斑的数量2.6倍于狮子时,斑斑会发起进攻,其中还有1次雄狮在场,然而均没有抢夺成功的记录,这里的狮子对斑斑的杀戮是惊人的,在9次狮子攻击斑斑的情况下,有5次杀死了斑斑,占斑斑总死亡的71%,其中1只成年,4只幼崽,均为雄狮所为。但是它仍然是有一次斑斑骚扰成年雄狮,也不是雄狮神话的发源地。

而卡拉哈里的狮斑结论是互相食腐,而且双方均没有明显优势,更不可能是雄狮神话的地点。

那么到底是哪里塑造了雄狮神话,战无不胜的公狮来自哪里?

萨乌蒂,塑造狮子传奇的地方,永恒的敌人、暗夜雄狮、终极猎杀均出自此地,传奇雄狮赤瓦杜米拉也诞生于此,这是一只极富传奇的个体,听闻它幼年时亲眼目睹它的母亲被斑斑杀死,一岁时离开狮群与兄弟流浪,受尽折磨,最后与其兄成为地主公狮,一生憎恨斑斑,然竟有说它杀死了50只斑斑,这个数字显然是吹过了头,这只公狮对斑斑强势不假,但杀50只是不可能的,因为Cooper在2年时间里只记录了13只斑斑的死亡记录,对于这只公狮最具传奇色彩的还是它的结局,在其兄死于牛结核后,独自率领狮群1年后死于盗猎。

言归正传,著名的斑斑专家Cooper于1986-1988年在萨乌蒂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她讲道,萨乌蒂是沙漠中的绿洲,这里的斑斑共被观察到5个完整的氏族,规模仅次于火山口与马赛马拉,萨乌蒂的斑斑虽有领地的划分,但由于这里季节性的猎物迁移,使一些斑斑成员在氏族之间来回游走,其中一些没有回到自己的族群,因此这里斑斑的氏族规模是变化的,Cooper通过观察统计了这里斑斑氏族的规模,见下表:

表中统计了5个氏族1岁以上的定居个体的规模,可以看出氏族1是23只,氏族2是62只,氏族3至少46只,氏族4是61只,氏族5至少54只,这其中还不包含那些迁移个体。总的来说萨乌蒂的斑斑规模很大,氏族规模可达50只以上,但它们通常分为1至4只小群体进行觅食,这样可以覆盖更大的氏族领地,Cooper在萨乌蒂共观察到了100次斑斑猎杀和135次狮子猎杀,在135次狮子猎杀时有106次(78.5%)斑斑出现在猎物旁,其中14次是1只或2只斑斑直接跟踪捕猎母狮后定位的猎物,特别嚣张。

作者认为这里斑斑的夺食最大的原因在于成年雄狮数量较少,与雌狮呆在一起的时间比东非要少,因此给了斑斑更多的机会,可是此地成年雄狮却是不可战胜的,还是下面这个图,图中上面的横线清楚的表明了成年雄狮与斑斑的互动,总共74次,斑斑均不敢进攻,其中独狮31次,双狮40次,三狮2次,四狮1次。

Cooper这样描述道:(在萨乌蒂)当成年雄狮与雌狮呆在一起的时候,几乎可以不受斑斑夺食的干扰。当成年雄狮拥有猎物时,斑斑从来没有胆量向它发起挑战,它们同样也不敢试图摄取猎物。相反,斑斑会尽量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在远离狮群200米开外的地方静静的等待,直到狮子离开后,才过去清理猎物。在我们的观察中,当斑斑被狮子驱离猎物时,有61%的情况是一只雄狮在追赶斑斑。同样,在萨乌蒂的13起斑斑死亡记录中,至少可以确认7次是成年雄狮所为。成年雄狮同样也夺取斑斑的猎物,在斑斑的100次猎杀中,有16次夺取的全部或部分猎物。正是这段话建立了雄狮神话的基础。萨乌蒂也成为了真正塑造雄狮神话的地方。

综上所述,可以确认,雄狮对斑斑产生伤害比较严重的是萨乌蒂和埃托沙,而萨乌蒂的雄狮数量相对较少(因盗猎),这两个地区与东非有着共同的区别,那就是食物丰富度属于中等或低,似乎这个说法符合99论文中的阐述,正如远东西虎面对的环境一样,当食物匮乏之时,食肉动物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而其表现的行为也会让人难于理解与推测。


哪里创造了雄狮神话(转自玉麒麟火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