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官云珠《乌鸦与麻雀》高清修复重映,经典老片「珍藏影展」焕发新生机!

2020-12-21 11:34 作者:极客电影  | 我要投稿



我母亲在演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

今天能够以高清技术把影片修复得这么清楚,人的脸充满整个银幕,画面细腻,

能把旧胶片修复成这样,非常非常好!

中国著名演员上官云珠之子韦然,在看过高清修复版老电影《乌鸦与麻雀》后,发出由衷的感叹。


12月19日在上海举办的这场「上官云珠百年诞辰纪念」放映活动,是「珍藏:中国经典影片展映」中的一个重要活动。


△ 12月19日举办的「上官云珠百年诞辰纪念」《乌鸦与麻雀》高清修复版放映活动


安安静静坐在电影院里,沉浸在高清修复过的中国电影经典老片中,感叹经过时光沉淀的光影魅力


——这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2020年冬季带给影迷们的专属温暖。



「珍藏:中国经典影片展映」是「2020重燃·艺术之光优秀国产艺术影片放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映将在北京、上海、重庆、南京、杭州、济南、长沙、广州、厦门、遵义、安溪11个城市举办;


期间10部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珍藏和修复的经典老片,会以全新面貌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影展

四个主题,四段中国记忆


2020对我们来说是很特别的一年:抗美援朝70周年、中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几位重要电影人的百年诞辰……


参加本次「珍藏:中国经典影片展映」的高清修复影片也相应分为四个主题


「新中国新农村」、「保家卫国」 、「名家名作」和「上官云珠百年诞辰纪念」。


上官云珠百年诞辰纪念 主题


《乌鸦与麻雀》《早春二月》


「上官云珠」是一个在中国电影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是铭刻在一代人心中的大银幕记忆。



今年是上官云珠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这次展映上,我们将看到她最具艺术意趣和观赏价值的经典代表作《乌鸦与麻雀》《早春二月》的高清数字修复版本。


1949年上映的影片《乌鸦与麻雀》汇集了当时顶级的演员阵容:上官云珠、赵丹、孙道临、李天济、黄宗英、吴茵、魏鹤龄、王蓓……


他们的绝佳演技,一颦一笑、细腻的眼神和动作,都在修复后都以绝佳状态“穿越时空”,呈现在影迷们眼前。


中国电影的前辈们在大银幕上得到重生!


△ 《乌鸦与麻雀》(1949)


影片以动荡时局中上海弄堂小市民的市井生活,展现出时代的变迁。


昨日,上官云珠之子韦然、赵丹黄宗英之子赵左、魏鹤龄之子魏迦等共同出席了珍藏影展上海站《乌鸦与麻雀》的放映活动,活动平添了隆重的仪式感。


△ 左至右: 魏迦(魏鹤龄之子),韦然(上官云珠之子),石川,赵左(赵丹黄宗英之子)


他们在大银幕上看到父母清晰精致的音容笑貌,都被深深打动,由衷地为老片修复技术所折服。


电影映后沙龙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担当主持,电影人的后人们不仅现场揭秘了《乌鸦与麻雀》拍摄幕后的趣闻,更追忆起故人们和当年中国电影的往事。


△ 《乌鸦与麻雀》放映活动热烈的映后交流


新中国新农村 主题

《枯木逢春》《五朵金花》《李双双》《锦上添花》



这一主题下的展映片《枯木逢春》,讲述了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党和人民政府带领医务工作者帮助血吸虫疫区的农民「送瘟神」,战胜血吸虫病肆虐的故事。


这与银幕之外、我们当下的现实中全国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时代主题形成了微妙的契合。


上官云珠也在《枯木逢春》中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 《枯木逢春》剧照


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新中国新农村」主题展映选取了当年反映时代巨变中农村全新精神风貌的经典代表作,以跨越时空的银幕力量给予影迷鼓励和信心。


保家卫国 主题

《上甘岭》《英雄儿女》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全国艺联特别选择了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经典影片《上甘岭》《英雄儿女》修复放映,以此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


「一条大河波浪宽」,《上甘岭》中护士王兰在烽烟四起的坑道中,用充满乐观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祖国,鼓舞志愿军战士们;



而《英雄儿女》中男主角王成面向敌人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些都成为了影迷们心中不朽的瞬间。



难能可贵的是,这次放映的是由中国电影资料馆10月19日刚完成的4K最新数字修复版,也是目前观众能看到的质量最佳的版本


△ 4K修复后的《上甘岭》 图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名家名作 主题

《祝福》《龙须沟》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作品改编的1956年电影《祝福》、和老舍先生同名话剧改编的1952年电影《龙须沟》,是你此次无论如何不要错过的必看片单。


特别是由桑弧导演的《祝福》,因为它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刚刚完成的最新4K修复版


本片入围了2020年戛纳「经典单元」,标志着中国电影修复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老片修复

有工匠精神,更得有情怀


「珍藏:中国经典影片展映」的10部高清修复影片,《祝福》和《上甘岭》为4K修复,其余为2K修复


「电影修复」,就是用技术手段把老的胶片电影拷贝转到新胶片、现在更多是数字介质上。


经过修复的老电影,看起来有一种「擦干净了近视眼镜」的超清既视感,影片画质、色彩和整体视听体验都会有极高提升


「老片高清修复」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是十分惊人的:


数十年前的老电影胶片,经过物理、数字和艺术修复后,能以既符合导演意图、又适应现代观众电影审美标准的高清方式展现;


眼前的影像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 《枯木逢春》修复前后对比


△ 《祝福》修复前后对比


「老片修复」不仅是「技术工种」,更需要耐得住寂寞,对电影有爱。


过去老电影的拍摄和保存介质,都是硝酸片基、醋酸片基等材质的胶片;温度、湿度等对胶片保存的影响非常大,更不用提因为多次搬运和放映使用等对胶片造成的损耗。


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修复师告诉我们,电影修复流程工序繁琐,但核心可以分成三步——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


物理修复指的是对老胶片进行接补、清洁等工作。



数字修复主要是将胶片上的影像通过精细扫描转换成数字文件,然后用软件一步步处理划痕、噪点霉斑、抖动、闪烁、掉色等问题。



一些因年代久远而缺失的画面影像,现在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画面和声音进行修复。


电影修复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修复了: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或主创的意图,修复师会查阅历史资料、直接与影片主创或相关人员沟通,或是干脆把他们请到修复现场做指导,尽可能让影片的视效和声音呈现出它应该有的样子。


电影修复还需要一整支团队通力合作:


不但有传统洗印团队,还有数字修复团队,需要扫描人员、修复师、调色师、声画合成人员及输出人员密切配合;


它同时又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


一部90分钟的影片,大概有12万至14万帧画面,而通常修复师一天平均能修复5000帧;很多复杂画面可能一天只能修复1帧。


这才让这段家喻户晓的《上甘岭》片段得以重生,用匠心为这场英雄之战谱写了一曲「悠扬旋律」。


经典复映

是趋势,也是一种传承


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的美好记忆、中国电影的经典、都在老电影里……


通过高清修复经典影像,我们能再次回到那个时代、回味时代的力量,不忘初心,我们进步的动力来自于此。


经典老片大规模修复和重新放映也是一种趋势,情怀背后其实有巨大的市场,影迷们的「一生至爱」经典电影都等着被重新修复、重新放映。



「珍藏:中国经典影片展映」是全国艺联首次推出的全修复经典影片展映,是修复版经典影片全线复映的前奏;


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里,邀请父辈、或带上亲友,去影院看修复过的中国经典电影,重温儿时的记忆


——「传承中国人的文化记忆」由此开始。


*本文部分资料源自 

中国电影资料馆 公众号 /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微博 /  

中国新闻网 采访信息

上官云珠《乌鸦与麻雀》高清修复重映,经典老片「珍藏影展」焕发新生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