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观后感
最近忙着过年,好久没有认真写东西了。今天和朋友见面,我俩加我们的弟弟,四个人一起去看了深海。不得不说,小孩子还是更喜欢刺激起伏的场面,在其他的温情柔和的时刻就会有困意重重。

我看完之后有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可能是失望吧。
因为刷到3号厅和这个月的影评,他们都给了这部影片很高的评价,让我倍有期待。
于是我也更多地去了解了这个片子,网上好评如潮,而且都说很催泪。
02

我的心理预期把它拉到了和《心灵奇旅》一样的高度,可是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心灵奇旅》真的治愈和宽慰到我,而看完《深海》我却只有一种被强行灌鸡汤的感觉。
也没有等到所谓的泪点,相反,觉得有些情节很怪异、牵强。
比如,在抢救时突然出现的参宿的妈妈,当初她走得那么决绝,在和女儿的微信交流中也显得生疏、拒绝、排斥,却在意外发生后第一时间出现了,很不合理,像是强行设置一个冲突,让参宿面对妈妈和南禾之间的两难选择。
又比如,如果南禾的深海饭店只是星宿的幻想,那么为什么影片的最后要来一个他大步走向家乡的大团圆结局?
强行让星宿释怀,充满希望地活下去吗?我觉得是画蛇添足,片子停止在南禾奋力把救生圈套在星宿身上就很合理。
03

除此之外,星宿对于丧气鬼的态度变化也让我觉得摸不着头脑。
如果说前两次被丧气鬼纠缠、捣乱是抑郁情绪的具象化,那么最后星宿鼓起勇气直面丧气鬼的直接原因,就是看见南禾在奋不顾身地保护自己,于是她不再退缩,而是直面情绪的冲击。
而这个设定,对应到生活中,不正对应着”想想爱你的人吗?”这种说辞吗?而这恰恰是危机干预的大忌。
我们以为爱是牵挂,却忽略了它成为枷锁的可能。这个世界上往往有很多人正是被爱束缚了自我,成为他人蓬勃爱意的牺牲品。
海精灵这个角色,我刚开始以为会对应参宿的一种情绪,比如正向的、积极的、勇气或者毅力,亦或者是关于“未完成事件”的某个执念,成为支撑她活下去的某个动力,比如刚开始提到的“找妈妈”。
然后,在与丧气鬼的斗争中变得越来越弱,甚至奄奄一息,最后完全被战胜,于是参宿选择跳海自尽。
04

总感觉剪辑得怪怪的,不是完整的故事线。
或许是编剧既想告诉我们情绪是导致我们的主观世界天翻地覆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学会调节和控制它;又想喂一碗鸡汤,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爱你,会为你不顾一切,哪怕他只是一个陌生人。
于是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呈现出一种不知所云的奇怪感觉。
值得夸的是,这部片子的特效太棒了。尤其是播完片头进字幕那一段,当之无愧的视觉盛宴!
05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总是被人们比喻成黑狗,但其实我觉得深海更为合适。当被困在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时,其实和溺水的感觉很相似,你能看见岸边的人在谈笑风生,也能听见他们的欢声笑语,但你就是没有办法回到岸边。
在你身边任何可以借力的东西,就像被困在抑郁状态里时通常感知不到周围的他人支持,即使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最后只能任由自己走向深渊。
06

我更倾向于把南禾看成星宿的另一个人格,一个开朗乐观,充满力量的星宿。在她抑郁爆发时,陪她经历负面情绪的冲击、鼓励她坚持下去,最后迎来黎明。
比起陌生人的舍命相救,自己的艰难成长更能打动我。就像心理咨询一直以来强调的理念那样——助人自助。只有自己才是我们永远闪烁的灯塔,别人的光亮只是几个短暂的瞬间,可以期待,但不能依赖。
小何
2023.1.25
翻斗花园

你看月亮在发光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公众号
收录于合集 #推荐电影
28个
上一篇非自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