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学者对道教的评价
佛教东来时有几个佛徒译经传道,则道士们一面乱偷了佛经造道经,而这道经就来骂佛经,而一面又用了下流不堪的方法害和尚,闹得乌烟瘴气,乱七八遭。——鲁迅 文集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关于《小说世界》》
从理论基础来看,佛教有一整套的理论。道教的理论底子就比较薄,最初实在拿不出什么成套的东西来。它同外来的佛教碰头以后,由于理论方面的矛盾(骨子里是经济方面的矛盾)两者难免磕磕碰碰。道教除了一些服食、炼丹等方术以外,在理论方面根本不是佛教的对手。交手打了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道教徒于是就施展出以后常常使用的手法:一方面拼命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又偷偷摸摸地抄袭佛教的学说。《太平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此外,还施展出一种以后也常常被人使用的手法:你说浮屠好,他其实是中国人,老子入夷狄化胡,命令尹喜托生为释迦牟尼。《老子化胡经》就是这种手法的产品。这一部书传说是西晋道士王浮所伪造,恐怕也是根据旧闻而加以创造的,是代表一种思潮的。连鱼豢《魏略·西戎传》也说:“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图属弟子别号二十有九。”可见魏时老子化胡的故事已经传播。今天我们有的那一部道藏里面剽窃佛经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们在这里不详细论述了。 ”——季羡林《季羡林谈佛》
道教是一面抄袭老子、 庄子的教理,一面采佛教的形式及其皮毛,凑合起来的。做中国史,把道教叙述上去,可以 说是大羞耻。他们所做的事,对于民族毫无利益;而且以左道惑众,扰乱治安,历代不绝。讲中国宗教,若拿道教做代表,我实在很不感意。但道教虽然很丑,做中国宗教通史又不能 不叙述。他于中国社会既无多大关系,于中国国民心理又无多大影响,我们不过据事直书,略微讲讲就够了。——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这种宗教模仿佛教,终于也有了庙宇、神职人员、宗教仪式。它变成一种有组织的宗教,几乎完全看不出先秦道家哲学,所以只能叫做道教。在这以前,佛教已经从印度经过中亚传入中国。刚才说过,佛教在制度组织方面极大地启发了道教。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发展则是受到民族情绪的极大刺激,人们愤怒地注视着外来的佛教竟然胜利地侵入中国。有些人的确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国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从它的外来对手借用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制度、仪式,以至大部分经典的形式。——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道佛二家之间,道家本无教义,时时窃取佛说以自附益;甚至并其仪式而窃之;一似无以自立。然旧日来所信奉之神、祇、鬼、魅,必非一日所能划除,佛教入中国后,虽亦竭力与之调和,或且网罗之以为己助,然佛为异国之教,于中国旧所信奉,固不能一网打尽,亦必不能囊括无遗,而道教于此,遂获有立足之地焉。——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道士们为了树立道经的权威性,仿照佛教释迦牟尼的神话创造出元始天尊等道教诸神,历代著述的道经多托名这些道教尊神所说,使这些道经中充满神怪之语并掺杂进佛教天堂地狱、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涅槃超度之说,反而给崇佛抑道的和尚抓住把柄。道教附会佛教的劫运说,声称元始天尊开劫度人,使道教的历史变成神话,道经的写作年代又无可考查,这反而降低了道经在世人心目中的可信度,再加上历代高道被捧为神仙而故意隐瞒其生卒年月,还给道教史实的研究造成困难。道教创立伊始,就将社会上奉祀已久的诸神包罗进去,以后又陆续吸收社会上有影响的神灵,甚至连原属佛教的观世音、关帝等也拉入道教。这对道教神灵体系的创建无疑是必要的,否则道教一下子造出许多新神根本无人信奉。——胡孚琛《道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