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都中医肿瘤医院丨成都普济中医肿瘤医院程文:这种胃息肉癌变率达50%?

2023-05-12 17:27 作者: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  | 我要投稿

  息肉常见于身体的许多部位,包括鼻道、直肠和胆囊、胃和声带等。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癌变的风险很低,但有一种胃息肉的癌变风险非常高,达到50%以上。

一、哪些胃息肉癌变的风险高?

胃息肉包括两种,一种是增生性息肉,通常长在胃体下部和胃窦,癌变风险低,但胃息肉直径超过一厘米时需要手术切除;另一种是腺瘤性胃息肉,多发生在胃窦部,颜色比周围黏膜更红,癌变风险高达50%,尤其是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

  一些家族性肠息肉还会累及胃部,患癌风险很高。如果胃息肉直径小于一厘米,数量少,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胃息肉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要积极治疗;如果息肉直径在1—2厘米左右,息肉数量多,如果没有蒂,需要及时切除;如果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即使有一个息肉也要尽快切除。

二、怎样才能降低患胃息肉的风险?

  1、远离发霉和腌制食品

  发霉、腌制的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致癌物亚硝胺,因此应拒绝此类食物。刚出锅的食物不要吃,要等到不烫再吃,以免引起胃部炎症,促进胃息肉的发展。

  2、调整饮食结构

采用低脂肪、高纤维、低热量的饮食,从脱脂或低脂牛奶、瘦肉、家禽和鱼类中获取蛋白质,少吃或不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抑制亚硝胺的产生;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蘑菇、竹笋、豆类等。代替油炸和烧烤,蒸、水煮或炖。

  3、多运动

  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抵抗力,还可以加快胃肠蠕动,降低患胃肠病的风险。

  4、积极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研究表明,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不幸的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应采用四联疗法彻底根除,减少感染。胃息肉的风险。注意饮食卫生,在家和外出就餐时分餐,使用公勺公筷,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可以减少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机会。

  程文主任,肿瘤名老中医,普济方抗癌专家组成员,原发性肺癌专利研究组成员,中医非遗专利疗法传承发扬者,现任成都普济中医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程文主任从小就对中医中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研究《黄帝内经》等经典古籍,将书中参悟到的经典学术理念在临床治疗肿瘤中加以充分应用,反复求证,不断精进改良,对中医治疗各类良恶性肿瘤有着独到的见解。

  程文主任精研《普济本事方》《普济方》关于肿瘤的病因病机论述及方剂,融汇郭子光教授“三因鼎立学说”及孙桂芝教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扶正补益”的临床治法,并结合成都普济中医肿瘤医院“中医三位一体抗癌消瘤疗。


成都中医肿瘤医院丨成都普济中医肿瘤医院程文:这种胃息肉癌变率达5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