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就进入了最后一期,如何逆转左心室肥厚?

2021-08-17 16:10 作者:闫医生的健康课  | 我要投稿

高血压如果出现了左心室肥厚就进入了最后一期,即器官病变期,如何逆转?现在很多人不知道。


老张今年53岁,二线城市生活,一家企业的高管。父母有高血压,自己35岁就患上了高血压,目前高血压18年。今年出现爬楼梯时就感觉气紧,最多上三层就上不动了。去医院检查,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心功能差,左心室肥大。大夫告诉他,他的高血压已经进入后期,器官病变期,必须严格控制血压,并且要尽可能逆转左心室肥厚。



下面介绍一下高血压根据病变程度的分期及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三期:功能紊乱期、血管病变期、器官病变期。


功能紊乱期是血管痉挛性收缩引起血压一过性升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逆转。


血管病变期是血管发生了玻璃样变(血管硬化),一般需要口服药物控制血压。


器官病变期是由于长期的血压升高导致器官发生病变,如心脏病变、肾脏病变、眼底血管病变、脑部病变、大动脉病变等。



心脏病变:开始是左心室由于高血压导致的后负荷增加引起左心室肥厚,后期会发生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直到心力衰竭,危及病人生命。


肾脏病变:引起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后期可引起肾衰竭。


眼底病变:可以引起眼底出血。


脑部病变:可以引起脑水肿、脑软化、脑出血(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有的抗高血压药物可逆转左心室肥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多项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目前左心室肥厚逆转最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形成、醛固酮分泌和交感神经活性,阻止缓激肽的降解,增强后者刺激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的释放,改善心功能、能量代谢及毛细胞血管再生而抑制左心室肥厚。动物实验发现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周,可显著逆转左心室肥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已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也具有左心室肥厚逆转功能。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几乎不引起咳嗽(干咳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就进入了最后一期,如何逆转左心室肥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