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in:小马智行拿下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经营许可4月25日
「智能汽车」
-小马智行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出租车经营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
-本田投资车企软件服务商东软睿驰
「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推出全新车规级MCU芯片:可控全车
-韩国企业Elohim开发超小尺寸高密度硅电容器 有望应用至2.5D/3D封装
「元宇宙」
-消息称科技巨头Meta已暂停自研AR眼镜处理器开发
-研究:25%的美国加密投资者已拥有或计划在元宇宙中获得土地
「医药生物」
-《Science》:揭示一些中和抗体仍可有效中和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新冠病毒变体
-阿斯利康/第一三共TROP2 ADC在国内启动一线NSCLC III期临床
「新能源」
-2021年中国风电装机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7%
-风脉能源完成逾亿元Pre-IPO轮融资
「人工智能」
-腾讯“混元”AI大模型首次亮相,一举斩获跨模态检索榜单大满贯
-优艾智合牵头复合移动机器人标准发布
「更多硬科技」
-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智 能 汽 车
■小马智行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出租车经营许可的自动驾驶公司
小马智行宣布中标广州市南沙区2022年出租车运力指标,这是国内首个颁发给自动驾驶企业的出租车经营许可。中标通知明确,允许符合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安全技术要求的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出租车经营服务,这意味着自动驾驶车辆正式纳入一般车辆的运输经营与管理范畴内,采用国家统一出租车规范化管理,是自动驾驶行业推进技术商业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36氪)
■本田投资车企软件服务商东软睿驰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全资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注册资本增至约14.79亿元。智慧芽数据显示,东软睿驰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共有890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超过620件,公司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电池包、自动驾驶等相关领域。(科创板日报)
■HashCash与日本汽车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区块链解决方案
国际区块链开发公司HashCash Consultants宣布与日本一家大型汽车公司合作设计一种区块链解决方案,以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安全性。HashCash Consultants总部位于美国,致力于构建汽车原型,以优化即将到来的由区块链驱动的自动驾驶领域的数据安全性。HashCash设计的产品已在全球26多个国家部署。(区块链日报)
■科学家设计出具有学习能力的安全控制器 可用于未知环境的系统
为了确保各种安全关键系统可以安全运行,并根据需要工作,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为在未知环境中运行的系统设计具有学习能力的安全控制器。此项研究由密歇根州立大学的Bahare Kiumarsi和Zahra Marvi联合展开,重点关注自动驾驶汽车在市区的安全操作。(盖世汽车)
半 导 体
■比亚迪半导体推出全新车规级MCU芯片:可控全车
比亚迪半导体进一步扩大了车规级 8 位通用 MCU 系列产品阵容,已推出车规级 8 位 MCU BS9000AMXX 系列,客户端应用开发项目已全面启动。次新推出的 BS9000AMXX 系列芯片外设资源更加丰富。BS9000AMXX 系列产品,可以满足汽车电子中的多种应用场景,例如车内饰灯、氛围灯、门把手、空调触摸面板、各类传感器应用、BLDC 电机控制等。(第一电动网)
■韩国企业Elohim开发超小尺寸高密度硅电容器 有望应用至2.5D/3D封装
韩国高科技硅电容器半导体研发企业Elohim与一家全球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用于5G应用的超小尺寸、高密度硅电容器。公司CEO表示:“该硅电容器有望被集成到2.5D和3D堆叠封装等尖端半导体封装中。” (ETNews)
■俄最大半导体企业米克朗拟扩产 到2025年晶圆月产能翻倍
俄罗斯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米克朗(Mikron)计划扩产90nm-180nm制程晶圆,目前月产能为3000片,目标到2025年提升至6000片,预计需100亿卢布投资。消息人士透露,米克朗计划在亚洲市场采购二手设备,以供新产线使用。(生意人报)
■全球成熟制程掩模版供不应求 供应链压力浮现
全球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光掩模版供应持续紧张,价格走高、交期延长。独立掩模版制造商凸版印刷株式会社(Toppan)估计,未来十年,这一细分领域的制造商需投入10亿-20亿美元更新生产设备。但由于成熟制程掩模版利润率长期处于低位,独立于代工厂的第三方掩模版制造商资本支出能力不足,同时,上游设备供应商产品线更新、更有企业破产重组,进一步加剧设备更新困难。(爱集微)
元 宇 宙
■消息称科技巨头Meta已暂停自研AR眼镜处理器开发
Meta公司(原Facebook)决定暂缓为其AR眼镜产品自研处理器的努力,转而决定继续使用高通芯片。此前Meta有意为其AR/VR产品开发专用处理器,以摆脱对高通产品的依赖,并实现更好的定制性能,该芯片项目代号巴西利亚(Brasilia)。尽管巴西利亚项目暂停,但Meta并不会放弃自行研制处理器的努力,并将搭载于其规划中的智能手表产品上。(IT之家)
■研究:25%的美国加密投资者已拥有或计划在元宇宙中获得土地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约有 25% 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在元宇宙拥有或租用土地,或有此计划。根据研究结果,千禧一代是受访者中已经拥有或正计划在元空间获得土地或租赁的比例第二高的一代(12%)。而X世代和Z世代并列,各占11%。(Bitcoin.com)
■马来西亚投资公司HWGC Holdings将以1.5亿美元收购两家区块链公司
马来西亚投资公司HWGC Holdings宣布收购两家区块链公司,即HWGG Capital和Fintech Scion,进一步改进其在金融科技行业基于区块链的创新。该交易的总价值估计约为1.5亿美元。(Coingape)
医 药 生 物
■《Science》:揭示一些中和抗体仍可有效中和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新冠病毒变体
为了确定能有效中和Omicron的抗体,来自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评估了RBD靶向抗体结合和中和Omicron的能力,并利用功能试验和低温电镜(cryo-EM)结构确定了它们的识别模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生物谷)
■阿斯利康/第一三共TROP2 ADC在国内启动一线NSCLC III期临床
第一三共首次在国内公示启动了TROP2 ADC药物德达博妥单抗(Dato-DXd)的一项随机、开放性III期临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无驱动基因改变的未经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PD-L1高表达(TPS≥50%)NSCLC患者。这是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Tropion-Lung08研究的中国部分。阿斯利康在2020年7月与第一三共达成重磅合作,以10亿美元首付款+10亿美元研发里程碑+40亿美元销售里程碑获得了Dato-DXd在除日本以外全球地区的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新浪医药)
■《Nature》:视网膜“再生”不是梦,干细胞技术功不可没
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研究者,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状态3天的人类全能干细胞。相关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22日凌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相比过去的多能干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分化为胎盘组织,并可能发育为更成熟的各类身体组织。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是继科学家成功诱导出人类多能干细胞后,再生医学领域的又一颠覆性突破。(药智网)
■PMDA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批准新药数为56个
截止至三月底,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批准新药数为56个(PMDA对于新药的定义是其有效成分、数量、用法、剂量、功效等与已批准药物有明显区别的药物,主要是含有新活性成分药物、新复方药物、新给药途径药物、新适应症药物、新剂型药物、新剂量药物等)。其中,含有新成分的新药有22个。(新浪医药)
新 能 源
■2021年中国风电装机再创新高,同比增长2.7%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明确提出到2021年,中国风电装机再创新高,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装机15911台,容量5592万千瓦,同比增长2.7%;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144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74.1%,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448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25.9%。区域装机方面,《简报》显示,2021年,全国六大区域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中南25.8%、华东23.9%、华北18.4%。西北16.2%、东北10.6%、西南5.1%。风电机组机型方面,2021年,中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3514kW,同比增长31.7%。风电整机商方面,2021年,中国风电市场有新增装机的整机制造企业共17 家,新增装机容量5592万千瓦,排名前5家市场份额合计为69.3%。(搜狐网)
■风脉能源完成逾亿元Pre-IPO轮融资
风脉能源宣布完成逾亿元Pre-IPO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洪泰基金领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以风电、光伏、储能为核心的新能源电站开发、数字化运维及智能装备研发投入,以及运维区域中心拓展等。(科创板日报)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耐高压电解液 用于超高压锂金属电池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超高压锂金属电池的耐高压HV电解液。据悉,Li||LiNi0.8Co0.1Mn0.1O2(NCM811)电池可在零下30℃至70℃的宽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且分别在4.7 V和4.8 V的超高截止电压下循环160次和100次后,新电解质的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1%和85.7%。具有薄(50 μm)锂金属阳极和贫电解质的Li||NCM811电池在1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9.2%,因此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潜力。(盖世汽车)
■新型热光伏电池发电效率可达40%,未来零碳电网有望实现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热光伏(TPV)电池,能够比传统蒸汽涡轮机更有效地将热量转化为电能。研究人员计划将这种热光伏电池整合到电网规模的热电池中,或将影响未来的发电站和电网储能。(第一财经)
人 工 智 能
■腾讯“混元”AI大模型首次亮相,一举斩获跨模态检索榜单大满贯
腾讯对外正式宣布,腾讯“混元”AI大模型在MSR-VTT,MSVD,LSMDC,DiDeMo和ActivityNet 五大跨模态视频检索数据集榜单中先后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实现了该领域的大满贯。据悉,这是腾讯首次对外披露“混元”AI大模型的研发进展,该模型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内容理解、文案生成、文生视频等多个方向的超大规模AI智能模型。“混元”AI大模型基于腾讯太极机器学习平台进行研发,借助GPU算力,实现快速的算法迭代和模型训练。(央广网)
■优艾智合牵头复合移动机器人标准发布
近日,由CMR产业联盟组织、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行业众多企业共同起草参编的《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复合机器人技术规范》标准正式发布。该项标准首次界定了复合机器人的定义与边界,构建复合机器人系列术语体系,明确产品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36氪)
■毫末智行发布“毫末城市 NOH”系统
在2022 HAOMO AI DAY 上,毫末智行正式发布了搭载 HPilot3.0 的“毫末城市 NOH”。毫末智行表示,这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量产的城市辅助驾驶产品,第一个重感知的城市辅助驾驶方案。场景覆盖方面,毫末智行称该系统可根据导航提供的行驶路线,在城市环境中实现自动变道超车、红绿灯识别与控车、复杂路口通行、无保护左右转等主要功能,同时也可应对车辆近距离切入、车辆阻塞占道、交叉路口、环岛、隧道、立交桥等复杂的城市交通场景。目前“毫末城市 NOH”已在北京、保定等城市进行深度场景打磨,搭载该系统的车辆也将会在近期正式量产落地。(新浪科技)
更 多 硬 科 技
■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
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繁忙”。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中国航天将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到月球背面采样,并正在论证构建环月球通信导航卫星星座。(新华社)
■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日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吴艳华称,我们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这样为我们未来人类真正应对小行星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真正作出我们中国新的贡献。(央视新闻)
■全球首次 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在青海冷湖成功发射
4月24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北京星箭天航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地面发射试验,在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成功进行。据了解,临近空间空基平台火箭发射即借助高空气球担任临近空间空基发射平台,使用高空零压氦气球,将火箭带升至25—40千米高空,通过遥控实现空中点火发射,火箭可承担载荷任务和进行数据收集,升空达到预定高度后实现伞降。此次试射,是全球首次基于高空气球平台的全系统探空火箭的地面发射试验。据悉,迄今为止,全球仅有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开展过一次在高空气球上进行的火箭发射试验,使用的是载重量很低的轻型高空气球,携带至高空的火箭体量很小。此次试射,火箭飞行高度达到预期,数据回收稳定,圆满成功,这也将为大气物理研究及高空探测手段带来突破性的飞跃创新。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了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他表示,一年来,知识产权相关部门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澎湃新闻)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