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M1918A2

M1918A2是从1938年开始研制的,1939年定型,1940年装备部队。与其他BAR相比,M1918A2最主要的改进是取消半自动发射功能,并在枪托上安装了一个降低射速的缓冲装置,通过快慢机上选择两种不同的全自动射速。当快慢机选择原来的“F”档时,为300~450发/分的低射速,当选择原来的“A”档时,为500~650发/分的正常射速。
此外,又采用了一个新的两脚架,腿架底部带防滑板,新的两脚架安装在枪口装置上,而非导气箍上。由于这个两脚架和消焰器很容易拆卸,所以许多美军士兵往往把它拆掉,把M1918A2当作真正的自动步枪而非轻机枪使用。
其他的细节改进还包括在扳机护圈前增加了金属导棱以便于辅助快速更换弹匣,护木形状和尺寸都作了改变,枪托下又增加一个单脚架,表尺也作了改进以适应新的M2步枪弹更平直的弹道,射程装定从100码至1600码。另外还增加了刺刀座,不过几乎没有BAR射手会真的给它装上刺刀。
到了1942年,M1918A2的枪托由木制改为玻璃钢制。在战争中后期,又在枪管上增加了提把。
当M1918A2服役了一段时间后,军械人员开始收到大量关于后坐缓冲器频频出现故障的报告。经过调查,发现这是由于士兵维护保养M1918A2的时候都是枪口向上地竖直搁在地上,结果枪油和火药燃气残渣都聚到后坐缓冲器上。此外,与M1伽兰德不同的是,M1918A2的导气箍没有使用不锈钢材料。由于当时的军用弹药发射药具有腐蚀性,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如果不经常进行维护,导气箍就很容易生锈。军械人员总结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定期分解维护。




M1918A2配用的.30口径弹药有:M2普通弹、M2穿甲弹(AP)、M14穿甲燃烧弹(API)、M22易碎弹、M1曳光弹、M25曳光弹、M40教练弹和M1909空包弹。
全枪长:47.8" (1,215 mm)
枪管长:24" (610 mm)
空枪重:8.8 kg
理论射速:300-450 或 500-650
枪口初速:860 m/s (2,822 ft/s)
有效射程:1,500 码
最大射程:3,500 码
膛线:4条,右旋,1/10(254mm)
瞄准基线长:30.9" (784 mm)
弹匣容量:20 rds
空弹匣重:0.2 kg
实弹匣重:0.7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