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医学:骨折老人 ,护理有道
因生活伤所致的骨折占老年人骨折的50%以上。由于老人的体质、年龄比较特殊,发生骨折后骨头的愈合能力较差,一旦发生骨折并发症,治疗起来也会非常困难。科学的居家护理可以让老人尽早恢复。
居家护理指导
1)心理护理:老年人骨折愈合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可能会比较急躁。应鼓励老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加强功能锻炼,积极有效的配合,促进骨折愈合;
2)饮食:指导老年人加强营养,食用糖、蛋白、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丰富食物,维持饮食的平衡;
3)生理:老年人应静卧休息,尤其是下肢骨折以后可能需要卧床,协助做好生活护理,避免二次骨折,增加痛苦;
4)观察:指导家属及老年人本人观察固定肢体远端的血运、感觉运动情况,血管神经的情况,保持外固定的松紧度适宜;
5)预防并发症:
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指导协助翻身,按摩腰背部、骶尾部容易压迫的部位;
坠积性肺炎:有文献报道其死亡率能达到20%到30%。有效控制感染和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鼓励其自行或协助翻身、加强床上活动;
泌尿系感染:鼓励老年人多喝水,每天应饮水2000ml以上。
适当活动 防下肢静脉栓塞
栓塞容易发生在久卧病床以后起床的一瞬间,血栓形成后一旦脱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和下肢动脉栓塞,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警惕。对长期卧床者,应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踝关节的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被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
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长期久坐不动,走路防血栓。每天至少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甚至微微发汗,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骨折后康复期进行功能锻炼应坚持以下原则:骨折后功能锻炼以防肌腱、肌肉粘连、关节僵硬为目的,应循序渐进,从轻量开始,逐渐增加活动范围,甚至被动活动,以能恢复正常活动为准。
功能锻炼期间应注意开始时间和方式,早期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后期到中期关节功能的锻炼,可防止关节周围的粘连,关节僵硬,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