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拉康和黑格尔——一个有趣的发现续

2022-12-28 00:23 作者:渚义  | 我要投稿

我认为死亡驱力的真相是人总在寻找理想性的死亡。

幻想的真相一方面是维持欲望的再生产,就这一方面来讲可以说幻想的目的是幻想的再生产,因为借助幻想实现的欲望的再生产又会把幻想也再生产出来,当然是带有剩余的,就这一方面来说我认为真正的幻想是带有事件性的;另一方面,幻想的真相是存在于剧烈的幻想当中的焦虑,这是由于原质的在场,原质一方面是死亡,一方面又是超越,我认为这是死亡的真相,死亡才是真正的超越。

但不是个体意识的终结,这并不是真正的死亡,个体意识就其本性来讲终将死亡,但个体意识的死亡和死亡的概念本身毕竟不同。死亡的概念本身和个体意识的死亡之间呈现复杂的关系,思考死亡毋宁是要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非个体意识的死亡,简而言之个体意识的死亡并非死亡概念本身,仅仅思考个体意识的死亡无法直面真正的死亡。

当然这里的核心很明显是拉康意义上的两种死亡,符号学死亡和个体意识的死亡,符号学死亡和个体在符号学意义上的死亡这两者当然是不一样的,前者直指象征界,后者更偏向于想象的象征界,因为我认为后者之被把握,首先是个体意识本身能把握到这一点,当他人能把握到这一点(具体地)时,符号学已经在走向它的死亡了。

我的核心观点依旧是,幻想当中已经充斥着在场的原质了,巧克力里已经混满了屎,这是幻想能够捕捉人的基本要求,人追逐幻想恰恰是在追逐符号学意义上的死亡,小他者和原质实际上是统一的。

幻想并不是如果我获得了小他者我就能爽到安宁到,而是我明知得到了被当作小他者的客体,小他者也会从上面逃逸出去,乃至于这种焦虑就是我享乐的真相,幻想是通过失败来维持欲望的再生产的。

幻想都是二阶反思的,即都是对幻想本身之失败的认识。

一阶失败的二阶是直接认识到自己无法实现幻想(无法获得小他者、无法和小他者并列、无法过上幻想的生活),二阶失败的二阶是明知小他者会转喻而导致失败。

小他者和不作为小他者的客体本身产生了一个分裂,当我把握到对象是我的小他者时,我便同时把握到小他者之外必定有一个前小他者的客体本身,这个前小他者的客体本身是前幻想的,因为一切幻想被彻底化为了小他者幻想,那么不同于生活中的一切其他对象,那些对象的幻想毕竟不同于小他者幻想。

这种前幻想的客体本身在这个客体成为小他者并不可避免地被反思(二阶化是必然的)而分裂时在场了,这是实在界的客体,它是不可想象的,不可被把它当作小他者的那个人符号化的。


这才是小他者的魅力之所在,这种让人无法转移注意力的焦虑正是来自于这种凝视!

当我凝视着我的小他者的背影时,我无法转移我的目光,这正是因为它也凝视着我!

拉康和黑格尔——一个有趣的发现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