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为什么我会喜欢LPL?

今年,LPL季后赛就要来了。日前跟一个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到闲暇生活,我说我没事主要就是看看LPL的比赛,打打游戏。虽然比起朋友的爱好(小说)算不上特别高尚,但有一点就反而突然让我感觉有趣——为什么我会喜欢看LPL呢?
首先,划定问题范围。
主体是“我”,标准传统的理工男,没有对象,工作平庸,性格平庸,要说属于闷骚,但在国内的环境下算是底层偏上(排除那些完全隐形的人群)。
客体是LPL,全称应该是“英雄联盟男子职业联赛”云云,具体我也不清楚也不想清楚。
那问题来了,我看LCK吗?
嗯有几个精彩的点我会看,大部分时候是不看的。
看LEC和LCS吗?
从来不看,如果不是有自媒体点评从来不看。
看LDL吗?
也不看,就算有直播我也不会点进去。
看亚运征途吗?
也没兴趣。
所以客体是非常窄的,限定为“LPL”的比赛。这个系列我很喜欢,虽然基本不会都看,只看主队(WBG或RNG或喜欢的明星选手)的比赛,主队赢了就很高兴,感觉像自己捡了钱一样;输了就想退网,完全不敢点开复盘视频的那种。但当我下班回家,闲暇无事,还是会点开LPL的每日TOP5,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候也会点开前天的赛事速看,现在想来,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也没有多少付出,实际上只是简单的消磨时间。
那么,为什么这么喜欢看LPL的比赛呢?
思索许久之后我终于有了答案——
近乎免费的即时反馈。
我们知道,人的天性是喜欢新鲜感,嗜好多巴胺,对高频刺激特别敏感的。
作为游戏来说,lol本身的游戏机制与交互界面设计得极其简单,但又非常丰富,不会像割绳子或者俄罗斯方块那样极简,又不像DOTA那样复杂,而且我自己也有过游玩经历,大部分的英雄分类(比如法师、射手、坦克、战士等)都能看得懂,而且每个角色的根本属性其实只有两种(生存与输出),观赛体验非常良好。
对于每个英雄,头上粗的长条就是生命值,细的长条是能量值,带圈的能量槽就是弹药值,以此类推,就算没怎么玩过也能很快就看懂。
对线补兵,看到跳字“+45”就知道是补兵补到了,没有漏刀;两人PK,看看头顶的名字就知道是不是被对面控制住了,看英雄头像旁边的位置就知道带的什么辅助技能,还有多久才能转好;资源抢夺,看看河道蟹祭坛边缘的颜色就知道是谁的视野,看看角色脚下一圈的颜色印记就知道是什么buff;团战对决,只要盯着角色头上的生命值就行,只要归零就是退出团战,就算有复活甲也有类似烟雾缭绕的特效在身旁,在观赛上没有那些弯弯绕绕来来往往的机制,不像三次元那样那么多七拐八弯曲折离奇的事情,这些都为我带来了良好的观赛体验。
LPL直播的观赛就不用说了,大部分都是只需要付出网费就可以看的,在经济上可以说几乎是免费的。那即时反馈是哪里呢?存在于游戏中的方方面面。
“+45”的字样有没有出现,可以知道有没有补到兵;Q技能的弹道有没有击飞对面,可以知道是不是打中了;5-8-10的惩戒下去之后标记浮现在哪边,就能知道队伍是不是获得了对应的资源;脚下的火花有没有迸射,就知道是不是交了闪现……游戏里的角色无时无刻不在做出行动,或者说进行选择。选择,或者说行动的结果马上就会有反馈,有没有打到对面,会不会被盾格挡,能不能抬起两个……这一连串的行为和结果又导致了更大范围的比赛方向和发展方向——就像是一个源源不断产生多巴胺的分泌体,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你的神经。
而你需要做的,不用像fgo或者方舟那样进去点点点,不用像原神铁道那样充充充,更不用像古早的gal那样下个压缩包四处找密码解下来还要换区打,只是买好一杯肥宅快乐水,准备好一份垃圾食品,然后动动手指,转转眼睛,在网页上点开播放,躺着就能享受这多巴胺的大潮。
除了LOL本身游戏的特点,LPL热爱打架,喜欢带节奏的特点也是LPL吸引人的一大关键。LCK太偏运营的游戏看不懂,兵线运营基本是这个游戏最高深的一部分了。而LEC和LCS的本身宣发做的不够,队伍也每年都没啥名气,不如我们赛区,强队也多,明星选手也多,看起来还比较有意思。
尤其是,当比赛结束之后,在赛事复盘中能够选择性地听取那些跟自己想法一致的意见,过滤掉那些根本不想听的负面评价,让自己这个在三次元毫无话事权、0存在感的微生物在心灵上获得满足,仿佛有无数的人对自己做出了肯定,就像掌握了真理的那一小撮人一样,获得精神上的宽慰,那种感觉实在如古人所云:
飘飘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当然,事实上来说,这些说法和做法不会对三次元的我产生任何实质上的影响,就像Deft多少年追梦终于圆梦一样,我觉得实质上他的经历并不会帮助任何一个人成功追梦,可能更多的是比较难过的关口,靠着一口气熬过去了而已。
俗话说,解铃换需系铃人,三次元的苦闷,还是交给三次元来解决吧!
最后,希望主队能赢两个BO5吧,有冒泡赛可以打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