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轻人不去送外卖,进工厂还能干什么?

2023-03-23 12:12 作者:耀德苍穹  | 我要投稿

     年轻人不去送外卖,进工厂还能干什么?之前有一个被热议的问题,一个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的零零后说,一开始觉得不用读书还有钱花很开心,但渐渐的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快乐。首先工资很低,一个月做的要死也就2500,人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交流,慢慢和社会脱节,过去的朋友同学也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他觉得现在的日子很难熬,又在想自己是不是太矫情了。很多回答都是在无脑灌鸡汤,鼓励他好好生活,或是让他努力一点,边工作边学习。但现实永远都那么残酷,再多的鸡汤也填不饱肚子,再多的鼓励也改变不了现实的惨淡。当下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平稳期,各个行业都已经有了固定的生产模式和准入门槛,野蛮生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没有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没有资质作为敲门砖,就难找到相对比较好的工作。这并不是。

  几年前,罗斯高的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轰动一时。有作家去调研,发现某些贫困地区的初中升学率甚至不及10%。每年都会有很多人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很多青少年因为未满18岁,一般都是跟在父母亲戚后边做着临时工,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拿三四千块钱,每天的生活就剩下工作、吃饭以及晚上两三个小时的休息。麻木的看着小说,打着手游,麻木到没有时间的概念,连周几都不知道。只有到了发工资的日子才意识到,过了一个月后,浪中光鲜亮丽的青年们只是时代的一点掀起的浪花,水面下的小镇青年、打工青年们才是最基本的底色。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走上流水线不全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给他们挖了底层陷阱。父母往往常年在外面打工,除了打钱,很少能照顾到他们,养育他们的储备,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就很不易。

      对于他们的成长,教育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正面引导,成长环境也可以用野蛮生长来形容,能不跟一些人学坏都算不错了,他们能靠的只有自己。在偏远贫穷地区,大量人口流出带来的打工文化盛行,越贫穷越渴望早日获得财富,加上当地的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就产生了大量认为读书无用的家庭和孩子。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教育的回报率实在太低了,就算读了高中,如果考不上大学,但就高中学历在当下不比初中好多少,就算集全家之力考上了大学,但现实很残酷,应试教育现在是一场比拼资源投入的竞争,他们的基础条件和城市孩子没法比,除了少部分成功者,大多数考上大学的佼佼者的学校不见得有多好,最后就业前景也不那么明朗,就导致出现原生条件越差,考上大学越差,工作找的越差的情况在一些人眼中就成了读书无用的佐证,最后形成一个家里越穷,教育所付出的代价越高,得到的回报达不到期望值,就越觉得读书无用的恶性循环。归根到底啊,出现这种情况不单单是因为贫穷落后,而是多种因素夹杂在一起产生的结果。

      随着各类大学的扩招,每年上千万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高端人才永远供不应求,但普通大学生的学历优势在不断的消弭。当教育不再是实现阶级跃迁的绿色通道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短时间能看到收益的方式。或许在某些后浪眼中,他们狼狈不堪,不求上进,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自我提升,不知道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对他们而言,不偷不抢,靠着自己的双手去生活,就是很值得尊重的。我们是世间的尘埃,却是自己的英雄,我们下期见。


年轻人不去送外卖,进工厂还能干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