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23-09-18 10:50 作者:悦姐带你过教资  | 我要投稿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舒新城《教育通论》             B.庄泽宣《教育概论》

C.孟宪承《教育概论》             D.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答案】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运用现代系统论法研究教学问题,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  )。

A.凯洛夫                         B.维果斯基

C.赞科夫                         D.巴班斯基
【答案】D,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巴班斯基提出的。


3.李老师在初二选择了人数,性别比例,学习成绩,教材各方面情况相同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对其中一班采用讲授法,对另一个采用自学辅导法,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进行测验,以比较两种方法教学效果,李老师采用的方法属于(  )。

A.个案研究法                     B.实验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调查法
【答案】B,老师将两个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是实验研究的体现。

4.作为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其中组织最严密、内容最系统的是(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终身教育
【答案】A,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的教育,是最严密组织最系统的。


5.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来对待学生的教学,主要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稳定性                         D.阶段性
【答案】D,一刀切、一锅煮,表示不能区分不同阶段的特点,没有针对性,违背了阶段性的要求。


6.马克思教育学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唯一的方法和根本途径是(   )。

A.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B.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答案】C,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中,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唯一的方法和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由政府提出并反映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规定着学校培养人的根本质量规格,对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的实施具有定向、调控和评价作用的是(   )。

A.培养目标                       B.国家课程

C.教育目的                       D.课程标准
【答案】C。由政府提出,体现社会要求,是教育目的的概念。

8.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其中运用的课程设计原理被称为(   )。

A.过程模式                       B.经验模式

C.情境模式                       D.目标模式
【答案】D,泰勒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模式,注重课程目标的实现。

9.在教学中,刘老师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学的事物的图像,或用语言形象的描绘所学对象帮助学生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理解所学知识。刘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A,帮助学生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理解所学知识,是直观性的概念。

10.生物课上程老师用几条鱼做解剖,边解剖边讲解,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掌握了知识,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

A.演示                           B.谈话

C.讲解                           D.实验
【答案】A,老师给学生做实验,是演示法。

11.班主任张考试鼓励小刚通过立志、学习、反思和慎独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品质,这种德育方式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个人修养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C,学生通过自身的行动来进行道德教育,是个人修养法的体现。

1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学生不仅能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推理,而且能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表示其认知阶段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后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学生已经能推理和解决问题,是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

13.当学生刘敏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时,他头脑会浮现出草原美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不随意想象
【答案】B,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在大脑里的加工,是再造想象的表现。

14.小军不善于与同学交往,孤僻离群,整天忧心忡忡,即使遇到别人毫不在意的小事情,也会多愁善感,小军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答案】C,多愁善感、忧心忡忡是抑郁质的典型表现。

15.刘文经常思考自己是谁,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这一类问题,在兴趣爱好,职业选择等方面常出现冲突,令他倍感困惑。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他处于(   )。

A.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C.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             D.亲密感对孤独感阶段
【答案】A,题干中思考的问题都是个人角色相关的问题,体现了A的冲突。这也是中学生阶段常见的矛盾冲突。

16.韩老师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韩老师这种能力是(  )。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监控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B,教师能够把控教学的方方面面是操作能力的体现。

17.杨莉做任何事都以目标为导向,并力求成功。根据成就动机理论,他最有可能选择的任务成功概率大约为(  )。

A.25%                            B.50%

C.75%                            D.100%

【答案】B,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力求成功的人一般会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18.张华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试图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张华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处于(  )。

A.依从阶段                       B.接受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答案】C,张华还在依赖于外界的标准,所以是认同阶段。

19.方义的各门功课学习成绩优异,他认为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属于(  )。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答案】D,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20.根据福勒等人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教师成长为成熟阶段的标志是(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教材                       D.关注学生
【答案】D,根据福勒的理论,能否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阶段的标志。

21.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未来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不会给差生贴标签,这说明心理辅导应遵循(   )。

A.理解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主体化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D,不给学生贴标签是发展性原则的体现。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辨析:普通中学的任务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我国普通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其具有双重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题目的说法是片面的。

23.辨析: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参考答案】

该说法正确,学生的品德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按照守知、情、意、行的一般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发展。 
 

     24.辨析:定势对学习知识迁移只有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定势之外,还有学习者本身的因素、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等,定势在其中是发挥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是需要结合其他因素来共同作用的,因此,题目的说法错误。 

 

    25.辨析:教师职业倦怠即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参考答案】

该说法错误。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 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也是最明显的症状表现;② 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③ 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题干表述片面,故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简述下列问题。

26.简答: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预测题押中)

【参考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特征:

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开放性;④生成性;⑤自主性。
 

    27.简答:简述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有: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为学生指定书目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悦姐的版本】

1)读书前做好相关的准备:比如读书的书目的选择

2)读书中教师要进行引导:比如读书的方法、写读书笔记等

3)读书结束之后:进行读书总结,谈心得体会等

 

    28.简答: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预测题中)

【参考答案】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可以分成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教学的目的是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4)提倡发现学习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29.简答: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的构成。

【参考答案】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1)时间管理策略:第一,统筹安排;第二,高效利用;第三,灵活利用。

(2)环境管理策略:注意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3)努力管理策略:激发内在的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等。

(4)资源利用策略:学习工具、他人的帮助等。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打开了学校的贴吧。让我惊讶的是,竟然在贴吧里看到我们班上学生的帖子,语言粗俗、张扬,很不文明。这是我那些平时在教室里(乖巧懂事的)孩子们?

我气极了,恨不得马上把他们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一顿,但冷静下来细想,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可能问题没有解决还会徒增其厌恶之感呢。于是,我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阅读帖子。我发现他们讨论的主要是班上的一些问题。沉思良久,我心中有了主意。

班会课上,我非常严肃地说:“同学们,上周我到学校的贴吧去‘逛’了一圈,看到不少粗俗的帖子居然出自咱们班的同学之手,这和我们这个优秀班级的形象极不相称!”几个孩子的头低了下去,脸和脖子都红红的。

我见时机己到,于是话锋一转:“不过你们也提出子很多挺有价值的意见,这说明你们是真心关心、热爱班集体的。”听到这里那几个孩子一下子又抬起了头,一脸的惊讶,“所以我决定好好地‘惩罚’你们一下。”我严肃的板起脸说:“你们建立一个班级‘说吧’,专门负责收集同学们对班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都加入到这个‘说吧’里来。”

“说吧”里的帖子内容很丰富,有对任课老师的意见,有‘抨击’不合理班规的,还有主动调节同学矛盾的,语言也不再粗俗了。我和班委们整理帖子一起研究,解决班集体中存在的问题。从此,学生们感觉我们班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问题:(1)该老师的做法贯彻了哪一德育原则 (5分)

(2)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13分)

【悦姐解析】很多宝子问这题写长善救失行不,或因没写长善救失而捶胸顿足,我简单分析下:这道题长善救失并不贴切,写个别与集体都要比长善救失靠谱。长善救失的“善”是指学生已经存在某项特长、能力、天赋,去发扬巩固他的长处,来克服短处或不足对他的制约。这个过程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先有长处,二是救了短处的“失”,三是原有长处的发扬不会改变学生原先的行为模式,因为是扬长嘛,也就是巩固他原有的东西,不是改变,题本前后学生的行为方式都开改变了。这道题学生的这个“善”所指的长处是啥?是他会发贴吗?班上人人都会的。是他会骂人 粗俗吗?显然不能算。是他会网络技术好,会论坛管理吗?题本并没有这个意思,都没有提这些方面,管理说吧是老师以‘惩罚’形式派给他们的,不是因为他们自身善于搞网络。是他关心集体吗?那“失”是啥?救的失是短处是不足,不是过失,学生的不良发帖是行为上的过失,不是能力上的不足与缺失。所以长善救失并不贴题。

【参考答案】该老师的做法贯彻了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该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与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材料中的老师在发现了本班同学在贴吧的不良言论之后,恨不得马上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一顿,但冷静下来之后没有这这么做,而是先对学生们进行了引导,说明了自己的贴吧里的发现,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里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然后,老师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肯定,但是严肃地板着脸给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立一个班级“说吧”,专门负责收集同学们对班级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都加入到这个“说吧”里来。后来,同学们的语言不再粗俗了,班级管理也更加顺畅。学生们感觉班集体就是一个温馨的家。上述老师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31.材料

初中生林强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从小对他寄予原望,在他们看来,只有严加管教,孩子才能有出息。于是,他们对林强从学习到生活做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丝毫的通融或改变,也不允许他出现任何细碎的差错。久而久之,林强养成了谨小慎微,凡事都怕出错的行为习惯。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反复权衡,慎之又慎,生怕做不好留下遗憾,迟迟下不了决心。哪怕是在课上对老师讲的知识没听懂,需要问老师,他也要权衡再三。林强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犹豫不决,缺乏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9分)

(2)如果你是老师,对林强的性格培养有何建议。(9 分)

【参考答案】(一问)

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个人的主观因素等,材料中的林强主要是收到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合点,也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并长期生活的场所,因此,家庭被成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案例中,初中生林强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他寄予厚望、严格要求,所以林强养成了谨小慎微,凡事都怕出错的性格。

个体主观性也是影响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它们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材料中,林强做事因为从小就被父母严格要求,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反复权衡,慎之又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犹豫不决。是受到了个人童年的经验的影响。

(二问)如果我是老师,对林强的性格培养有如下建议:

1)激发林强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课程或者班队活动来进行引导;

2)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尤其是对林强父母的沟通和交流

3)运用班集体的力量,让林强在集体的关爱中逐渐找回自信

4)给林强树立一些榜样,帮助他找到努力的方向

5)多鼓励林强,增强他的自信,强化他的积极行为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2023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