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63岁的“狗不理”包子,如今为何卖不动了?食客:你去看看价格

2023-06-07 16:55 作者:史史史兔兔  | 我要投稿


当我们谈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特色时,就会说到这个城市独有的地标。

这里的地标不仅是商业地标,产业地标,还有为大众所关注的美食地标

人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首先就会来到这个地方的特色美食街一探究竟。

天津是一座海滨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不仅拥有天然的自然风景,人文特色也非常显著。

说到天津的美食,人们首先会想到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这个来自天津的美食,在它最初创办时,不仅在当地广受欢迎,而且也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热烈追捧。

不少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尝一尝天津地道的“狗不理”包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163年天津的特色美食却不再像以前一样火爆。

它的发展甚至逐渐走向了衰落,这是为什么呢?

也有许多人说,是因为“狗不理”包子现在卖得太贵,堪称天价,真实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呢?

清末闻名于世

“狗不理”包子原来开在天津,刚开始的时候生意一般。

后来经过几代人的经营,生意就逐渐变得好起来。

袁世凯“小站练兵”的事迹大家都知道,当年袁世凯就是在天津组织的这场活动。

有一次,在天津的袁世凯知道了这个“狗不理”包子很好吃,在天津卖得也很好。

于是,袁世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到了当时的包子店。

袁世凯在吃了之后,发现味道确实不错,他就把这项美食拿给慈禧品尝。

慈禧吃惯了宫里的很多美味珍馐,她看到袁世凯拿来的这个普通面食最开始并不以为然。

没想到慈禧吃了之后,却是十分开心,认为这个包子确实不错。

从此之后,“狗不理”包子就出名了,来吃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包子为什么叫“狗不理”包子,这其实与“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有关。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叫高贵友,是一个地道的天津人,他出生于清朝的道光年间。”

高贵友出生时,他父母的年龄已经很大了。

父母对这个孩子十分喜爱,就给起了一个小名,叫“狗子”。

之所以这样起名,是因为在当时,人们认为起这样的小名能够使人长寿。

长大之后,高贵友就开始去到一家面店铺做小工。

高贵友勤奋好学,也愿意付出辛苦。

不久之后,他就这里学会了很多面点的制作方法和烹饪的技法。

在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高贵友就有了自己开店的想法。

于是,他自己就开一间包子铺,专门做包子。

“高贵友给自己的包子铺起名为德聚号。”

起初,高贵友自己作为主要的师傅来负责具体的工作。

不仅包括和面、做馅,高贵友还动手包包子。

他自己包的包子在外形上独具特色,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高贵友的包子铺开张之后。

由于包子口味鲜美,价钱便宜,吸引了很多的顾客来吃。

不久之后,随着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高贵友也变得忙碌起来。

当人们来找他时,他总是无暇顾及,对别人不予理睬。

“人们常会说,狗子在后厨包包子,没空理人”。

就这样,“狗不理”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狗不理”的经营发展

从此,人们就一直将这家店称为“狗不理”包子,这个说法一直沿用了下去,直到今天。

在高贵友后代的经营中,“狗不理”包子铺延续了百年,成为了一家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在高贵友去世之后,“狗不理”包子铺经过许多次的迁址。

不仅搬到了天津更为繁华的地段,还接连开了几家分店。

后人对“狗不理”包子进行了不断的改良。

不仅使包子在种类上变得更为多样,口味上也进行了调整,更加符合人们的饮食习惯。

新中国成立之后,“狗不理”包子铺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进行了国有制改革。

改革之后,“狗不理”的实力获得迅速提升,并且开始在全国各地布局。

九十年代初,“狗不理”大量扩张店面数量。

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店,开启了连锁经营的模式。

这样的经营模式,也让“狗不理”获得了大量的收益。

“狗不理”包子逐渐发展成了一种产业。

不仅在全国闻名,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逐渐远销海外。

如今的发展受限

也许是由于大量扩展商业版图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市场竞争环境激烈。

在商业同质化现象如此严重情况下,“狗不理”包子并没有专注于挖掘自身的特色。

“狗不理”包子并没有在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上功夫。

而是一味地抬高包子的价格,引起了很多老顾客的不满。

在大幅度涨价的同时,“狗不理”包子的口味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提升。

有的口味甚至还不如从前。

不仅损失了大量的老客户,破坏了它的口碑,许多新客户也只是来吃一次,就不再吃了。

它的价格究竟是贵到什么程度呢?

有的包子单只的售价竟然在几十元左右,虽然是一种有名的小吃,但是确实是贵得离谱。

不仅价格昂贵,有些食客更是反映。

他们在“狗不理”的用餐体验感非常不好,店里的环境很一般,人员服务也没有跟上。

很多时候都不能及时响应顾客的要求,有人还很怠慢,用户体验感极差。

“狗不理”包子在最初营业时,是创始人亲手打造出来的品牌和口碑。

刚开始,“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口味上得到了顾客的喜爱,而且卖得非常便宜。

是靠着大家的口碑逐渐做起来的。

后来,“狗不理”开始逐渐致力于拓展更大的商业规模。

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在全国大批开设连锁店,逐渐上市。

想要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

如今,发展到现在,天津的本地人很少去光顾“狗不理”线下的门店。

现在的门店目前的经营状况也不是很乐观。

如果,“狗不理”还是不进行转型,它的经营将会很难走出困境。

“众利勿争,众争勿往,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坚守初心,诚信经营,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163岁的“狗不理”包子,如今为何卖不动了?食客:你去看看价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