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0艘濒海战斗舰,是如何集体掉沟里的?

2021-04-13 23:29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超级大国冷战后的三大海军水面新舰项目。全部都没有形成应该有的战斗力是人所共知的。毕竟冷战已经结束了30年,3大项目至今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正规的作战,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不过三大“烂尾”的海军水面舰艇项目中,也有烂得是否彻底的比较。所谓没有最烂,只有更烂。这样比较起来。福特级航母和DDG1000项目,还是相对“好”一些的。毕竟这2个项目到现在还可以忽悠一下全球,至少全球相当一部分愚民对福特级这种10万多吨级别的航母和表面尚且“科幻”的DDG1000还保留最后一点念想。毕竟超级大国海军甚至最近还在幻想给3艘DDG1000装上高超音速导弹。到西太的敏感海域继续进行碰瓷行动,这说明超级大国海军对3艘DDG1000仍然没有彻底弃疗。至于4艘福特级,自然还需要继续长期的在船厂装模作样,


至少维持纸面上的威慑力。因此冷战后三大新舰项目中。拉跨得最彻底的,自然就是计划中建造的2个船型,一共超过30艘的濒海战斗舰项目。说这个项目彻底拉跨,在于不但超级大国海军自己知道这个项目纯粹是浪费资源。甚至连过去惯于接盘的土豪海军到现在也没有实际接收一艘。可见里里外外都知道这个项目是纯粹的中看不中用。那么超级大国海军怎么就会最终翻车,掉入一个总投资接近1000亿美元,实际上却连表面的威慑力都没有的超级巨坑?这个项目真有点说来话长。从战略上讲,冷战结束以后,曾经和超级大国海军激烈竞争的前苏联海军,一下子从原本超过350万吨;在短短不到10年内,衰落到实际可出动能力不到50万吨。即使纸面吨位也只能维持在90到100万吨之间,大量的核潜艇和水面巨舰。


纷纷成为庞大而危险的水面垃圾。一下子没有了大洋上的对手。超级大国海军立即飘了。认为今后的任务不再是大洋决战,而且抵近到对手沿海的100海里之内。进行快速的由海到陆的干涉性打击。因此DDG1000和濒海战斗舰项目都是这种战略思想转变的产物。而既然是对沿海进行干预或者直接说是骚扰。那么这类舰艇的速度就不能太低,属于打了就跑。除了采用大功率的燃气轮机,船壳普遍的铝合金化就是必然。因此DDG1000的上层科幻结构,早2艘都是采取铝合金材质的。至于所有的濒海战斗舰,都是完全采用纯粹铝合金的舰身。铝合金结构轻,航速自然就快。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1990年代全球出现了一波大建铝合金高速舰艇的小高潮。这类铝合金的作战舰艇的航速普遍超过40节,大多数最高速度在45节左右,远远超过普通钢铁驱逐舰最高33节左右的航速。


而且采用小吃水舰体、喷射推进和压浪造型,再加上隐身外形,确实是水面突击的理想设计。不过铝合金舰艇的最大问题就是耐腐蚀性很差。不过早年传说东亚的某型全铝合金导弹艇,已经彻底解决了日常的海水腐蚀问题。于是濒海战斗舰项目,认为自己也能突破这项“高技术”,于是就开始放心大胆地大批上马。当濒海战斗舰生产到十几艘之后,才了解到东亚导弹快艇防腐的办法直截了当。就是平时用吊车吊到陆地上,使用的时候再吊到海水里去。这种快艇自重不过几十吨;最轻也有3300吨的濒海战斗舰们,在这个绝密破解后的心情可想而知!


30艘濒海战斗舰,是如何集体掉沟里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