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日一句汇编」好句分享-3

2023-11-18 11:45 作者:昵称七个字的屑  | 我要投稿

视频传送门→「每日一句汇编」好句分享-3

1.如果你继续去寻找幸福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你永远不会找到幸福。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加缪手记》

       这句话可以被明显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幸福,第二部分有关人生意义。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有关幸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相信理性带来的无穷力量,甚至用生物学,心理学来解释我们的情感。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可能会拿起理性这一武器,去解构幸福的内涵,试图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最大的”幸福、“稳定的”幸福。我们可能会认为,幸福是一种愉悦感,满足感等等。但幸福真的是这样可以解析,并皆以度量的吗?成果取得带来满足,我们谓之幸福;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我们谓之幸福;帮助他人度过困难,我们谓之幸福……成就、正义、仁爱,这些价值的实现真的是可以比较的吗?哪怕他们可以个人的,暂时的进行比较,但如此的标准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且长久不变的吗?幸福,本生就是多元的,我们对其进行解析的尝试大抵是徒劳。我们既在追寻幸福,那便必须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带来的困难与抛弃带来的遗憾。一条蜿蜒曲折的,而非笔直单调的“幸福之路”才是美丽的。

       再来看第二部分,有关人生意义。这是一个我们常常会去思考的问题。当我们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便可以以坚定的信念,“矢志不渝”地去追寻。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确定的意义,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吗?用尼采的话说,人生本无意义,我们要直面这样虚无的处境,自己创造意义,成为“超人”。用萨特的话说,人生之中充满了不同的意义,但个人的意义是其自由选择的结果,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要面对“自由的眩晕”。用加缪自己的话说,人生无确定的意义,没有终极目标,这是“荒诞”。我们发现这样的“荒诞”,并要向西西弗斯那样,完成一个“不可能的跳跃”,去拥抱这样的生活。总的来说,我们要寻找一个所谓的“使命”,一个我们生而既定的意义,那大抵是不存在的。我们生活,而不一定要为了某个“终极目标”而生活,生活本身已经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总体而言,在这个后现代的社会,不确定性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焦虑与不安。我们难免想要找到一种确定的幸福,一种确定的人生意义,来消解这种不安。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不确定性正是现代生活的底色,也正是它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去创造、选择个人的意义、幸福,这是我们在现代生活,应有的勇气。

2.奇怪的动物都被保护了起来,奇怪的人却遭受排挤。

       这句话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上半句说“奇怪的动物都被保护了起来”,其实不只是动物,它指向的是“被人们关注到的事物”。当我们前往动物园的时候我们不会选择去看麻雀,因为他们太平常了,我们去动物园往往是去看大象、看金丝猴,因为它们足够“不平凡”。同样的,在看选秀、看综艺的时候,我们也喜欢看别出心裁的表演,无论是美妙绝伦的冠军级表演,还是留下了梗的“小丑型表演”,而不是去看陈旧的、高仿的表演。换言之,人都是猎奇的,我们喜欢看奇怪的事物来满足我们的猎奇心,因此当我们注意到某些奇怪的东西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会去保护他们。后半句说“奇怪的人却遭受排挤”,这句话其实指向的是“未被人们关注到价值的事物”。奇怪的人往往在性格等方面与世俗格格不入,从而受到社会主流的排挤。梵高的画在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把与众不同的梵高视作是疯子并贬损他的价值,最终促使了梵高的自杀。梵高只是一个典型例子,他至少死后获得了成名的机会;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查理斯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不随世俗,有惊人的天赋却连死后优秀的作品都没有留下。

       这两句话看似有些矛盾,事实上,这正是人本身的矛盾。我们猎奇、我们希望有新奇的事物,可我们又在生活中排斥这种奇怪的人和事。社会需要这些新奇的人来推动其发展,可是我们并没有形成一个人人关心这些天才的社会。其实,这句话我更加喜欢从反面来理解:如果你没能被身边的人所接受,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那也别灰心,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不包容天才的,如果你是个天才,那你或多或少会与社会、与身边的人有出入和隔阂。无论他们是出于嫉妒还是单纯的厌恶,你应当做你自己,去证明你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3.终此一生,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梦见生活,要么落实生活。——勒内·夏尔

       不难发现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它的后半句,也就是“要么梦见生活,要么落实生活”,其中有个“梦”字,有个“实”字,那我们首先就可以从梦想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这样的话,梦见生活就代表着追逐梦想,而落实生活就代表着付诸实践。

       我们肯定是需要梦想的,因为梦想是我们为未来人生绘制的蓝图,有梦想我们才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可以给我们动力,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而不是一味浑浑噩噩地埋头苦干。但我们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梦想里,不切实际,因为梦想不是空想,它是需要落到实处的。首先我们的梦想必须是切合实际的,至少是有可能实现的。毛不易有句歌词叫作“关于面包和理想”,人人都向往诗和远方,然而更多时候,眼前的苟且比诗和远方来得更实际,我们只有挺过了眼下生活带来的挑战,才有去追梦的条件。其次,有了梦想就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去实现它,即所谓的落实生活。关于这点,必刷题下面有几句鸡汤我觉得很有意思,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努力的样子有很多种,每一种都是朝梦想更进一步”“人生充满各种梦想,如果你不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你就会被别人纳入追求他的梦想”。但我个人觉得这句话中的“要么……要么……”似乎将梦想与实际割裂得太分明了,更好的做法应当是将它们结合起来,在眺望远方的时候别忘了先解决自己的温饱,在脚踏实地的时候也别忘了抬头看看星空。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梦想再往上走,因为它究其本质是个虚幻的东西,那我们又可以从虚幻与现实的角度来思考。那“梦见生活”就是虚幻,而“落实生活”就叫实际。虚幻包含很多事情,比如之前提到的梦想,或者赛博空间等等,它们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现实的残酷往往让我们遍体鳞伤,但虚幻的世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暂时逃离现实的窗口,在这里一切都可以由我们自己想象、创造,为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洗去我们的疲惫,帮助我们以饱满的精神重新面对现实。然而我们不能长久地活在虚幻里,因为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我们需要接受现实,沉浸在虚幻世界的美好可能让我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甚至带来社恐、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但是只关注现实同样也是不好的,长期积累的压力一直得不到释放,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因此,虚幻与现实并不是对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那我们先前下的定义就要修改一下,与其说梦见生活与落实生活是虚幻与现实,不如说它们是不拘泥于现实,不沉浸在幻想。

4.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帕斯卡

       “给生命以时光”的侧重点,在于时光。为了让生命继续存活下去,有些人丢掉了生命本该拥有的生机与活力,将自己束缚在狭小闭塞的舒适区中,或是在众人内卷的潮流中被淹没。这半句更像是人们常说的“为了活而活”,或者“好死不如赖活着”。正如罗曼·罗兰曾说的:“多数人二三十岁就已经死了,他们变成自己的影子,不断重复着以前的自己。” 这样的生命即使获得了无限的时光,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而“给时光以生命”的侧重点,则在于生命。时光是永恒而死寂的,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时光都是有限的。我们应当把短暂的时光过得更加有意义,让生命的活力充盈其中,这样,这些时光就成为了生活。正是生命给时光带来了活力,带来了色彩,带来了生机,它指引人们把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够充实,无论生命长短与否。我们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尝试新的机会,学习新的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认识边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从而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得游刃有余。

       刘慈欣曾在《三体II:黑暗森林》中对其进行了改编,他将这句话从人类个体延展到了整个人类文明,即:“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给文明以岁月”是指当三体入侵世界末日的到来已成定势,整个人类生活在阴影之中。为了文明的延续,整个人类社会倾尽资源发展科技,研究宇宙航行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在三体文明到来之前,掌握逃离太阳系的方法或者发展出能够与三体文明一战的科技。其结果就是人类社会倒退,普通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出现了大低谷这样的灾难。

       “给岁月以文明”则指灾难过后,人类开始反思,开始在有限的时间内,继续人类灿烂的文明之火。不去想还未来到的末日,而是努力平凡的生活,虽然前端基础科技没有突破,但是在穹顶之下,人类文明达到了顶峰。

       总而言之,人不应该过早地、主动地给自己增加太多的沉重的枷锁,反而应该轻装上阵,以探索人生无限的可能。希望大家能不要让生命在时光中虚度,而是能用生命点缀时光,成就属于自己的浩瀚星海。

up码字不易 喜欢就点个大大的赞吧~ 


「每日一句汇编」好句分享-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