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秀文精神科医生:经常早醒,难道是早期抑郁症的预警信号?

2022-09-28 09:38 作者:心理知识接触  | 我要投稿

  

孙秀文


  孙秀文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特聘专家孙秀文,曾任职于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30余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曾在《中华医学会杂志》,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内科医学杂志》发表多篇毕业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擅长运用内科诊疗技术与精神、心理诊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及精神科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年轻人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睡眠问题更是成为他们的通病:睡眠浅、多梦、容易醒、晚上要花好长时间才能入睡、醒得特别早,醒来之后很难再入睡、白天感到很疲惫、注意力差、焦虑抑郁......等等

  早醒,失眠的一种。早醒与睡不着同样痛苦。有一些人长时间早醒,醒后难以入睡,整个身体就会经常感觉非常疲惫,让人很不舒服。有焦虑抑郁的症状表现倾向,但有的人也有早醒的情况,却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

图片

  那“早醒”到底是不是抑郁症早期信号?

  长期比平常起床时间提前至少两个小时,就可以称之为早醒。抑郁症的早期症状确实也有“早醒”的表现,但是它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所以有早醒现象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抑郁症。

图片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早期症状:

  几乎每天都感觉到紧张不安、坐卧不安、烦躁易怒或者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不愿意说话、不想吃饭等

  要花上 1~2 小时才能入睡,但又比正常时间早醒或者睡眠过多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都失去生活乐趣,难以享受生活

  没有原因的身体不适,如疼痛、头痛、消化不良等

  骤然对性生活失去兴趣

  反复出现自杀念头

  暴力冲动行为

图片

  可以试试这些方法,不再被“早醒”

  1、建立入睡条件反射

  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我建议你在白天可以适度的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对于晚间的入睡及睡眠质量都有一定的帮助。

  2、晚饭别吃太饱、别饮浓茶

  晚饭不能吃得太饱,否则在睡眠状态时胃肠道还在加班加点工作,容易影响正常的睡眠。还要注意不能喝浓茶,浓茶内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容易导致睡眠受到影响。

图片

  3、注意睡前情绪

  睡前要注意不要情绪过于激动,激动的情绪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让人难以入睡。入睡时要保持环境昏暗,让褪黑素产生促进睡眠。

  4、试试“4个7秒钟”呼吸法

  在第一个七秒时,可以用心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想象呼吸可以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第二个七时要屏住呼吸,让身体逐渐地放松、安静;第三个七秒时要注意呼气,让身体可以慢慢地释放掉不良的情绪;第四个七秒时继续屏住呼吸,感受身体的变化。

  温馨提示:睡眠大约占据了每个人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拥有好的睡眠对于健康有很大的好处。当出现异常失眠时,要调整好睡眠,充分休息,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

孙秀文精神科医生:经常早醒,难道是早期抑郁症的预警信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