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之刻》剧本家SCA-自访谈

本文原载于BugBug2022年11月刊,由Galgame批评翻译排版,仅用于学习交流,禁止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章图片均为编者排版时配合文案加入,并非原文原图。

——自发表阶段就成为大热话题的《樱之刻》,终于临近发售了。SCA-自先生自己也说过“这是可以把它当做最后一作一般倾注心血的作品”,请谈谈在您现在临近终点的心情。
SCA-自:其实文本在2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写完了,所以截至到9月20日,与其说是临近终点,其实是在为管理等工作绞尽脑汁。主要这次音乐完成的时间比较晚,结尾部分的管弦乐也是最近才完成,所以导致我不得不尽快把歌词写完。那时正好还赶上了初回版和店铺特典广播剧CD的截止期限,所以反倒是游戏本体以外焦急的事情比较多。所谓临近终点的感觉,是指去年12月30日,我熬夜加班终于完成了作品的最后一个场景的时候呢,还是今年1月初到2月末在千叶海边空无一物的公寓里一心一意地进行收尾工作的时候呢?只有痛苦的记忆啊。
——目前的进展状况如何?
SCA-自:发售日设定在11月末,所以时间还是很充裕的。一般情况像2月末写完剧本,11月末发售游戏这样的公司是没有的吧,原本是不可能推迟的,但游戏制作是一个团体,所以就有可能会出现偏差。实际上,也有时间紧张的部分,脚本演出什么的我还没有完全检查,所以现在也很着急。

——《樱之刻》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早就开始开发了。想请您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您在执笔《樱之诗》时是否有更多想写的要素呢?
SCA-自:原本《樱之诗》是以《樱之刻》的结局为结束的,但不论怎么想,把《樱之刻》的结局强行给《樱之诗》都有些不切实际,所以最终《樱之诗》以那样的方式结束。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结束方式,但我还是想按照当初计划制作的结局结束,所以《樱之刻》的制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必然的。实际上,《樱之刻》的容量虽比不上《樱之诗》,但也比《美好的每一天》要大,所以如果《樱之刻》能作为一部作品被大家好好发掘,我会很开心的。我觉得我已经把故事写完整了。但和弓张美术部的学生们相亲相爱的路线并没有加进来。

——《樱之诗》发售后,获得了2015年萌赏大奖,也大受BugBug读者们的好评。前作发售后,来自玩家什么样的呼声比较多呢?
SCA-自:其实《樱之诗》发售后,我得了抑郁症,一直避免与人接触,记忆也很模糊,记不清楚了。在这半年里,我几乎一直在被窝里,也没有看书,只是在看不用动脑子的瑟琴漫画。也没有对着涩情漫画打胶,只是觉得血液聚集在下半身能够让我感受到我还活着。
——只有零星的记忆也没关系。当时粉丝们反馈的一些元素有体现在《樱之刻》中吗?
SCA-自:正如之前也说到的,并不存在弓张美术部学生的路线。其实创作途中我们还收到了由外部人员编写的路线,所以要增加路线的话还可以新增两条。不过我想只要你玩过《樱之刻》后就会知道,它是由必要最低限度的故事构成的,加进那种路线反而会画蛇添足,所以决定还是不放进去了。容量也是,如果再增加的话也会变得不好收拾。
——弓张美术部角色们各自的故事也在制作中吧。进展怎么样?
SCA-自:现状是2个角色完成了大概70%。还有1个角色马上就要完成了,可中途我们联系不到作者所以就暂时搁置了。但个人认为写的还不错,只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发表了。

——前作《樱之诗》在2015年10月发售。在此后7年的开发过程中,你对游戏中的哪些元素投入了特别多的时间?请结合理由说明一下。
SCA-自:我想最大的事情是我在精神上崩溃了。毕竟,因为这是一部背负了10年以上的压力的作品,所以不管收到什么样的评价,我都无法以正常的心态来面对。如果没有大家支持的话,我想公司已经倒闭了。也有这样的事情,为了退出公司的经营,我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所有这些都事与愿违,我们再次陷入经营危机,我觉得多亏了大家的支持,公司才没有倒闭。其实《樱之刻》本身就是我想写的故事,所以并没有太辛苦,反倒是公司经营让我心力憔悴。
——前作《樱之诗》发售时,给人们的感觉是画面非常漂亮,令人惊叹。《樱之刻》更是有了显著提升,但并没有让人觉得处在不同的世界。如何让历时7年的作品在质量的进化的同时,避免产生违和感呢?
SCA-自:我个人对《樱之诗》的画面相当不满意。因为我主要把注意力放在了《樱之诗》的剧本上,导致画面那一部分有所疏忽。所以,不想再考虑制作《樱之诗》那时发生的问题了,只是想做出能令人接受的画面。

——那么为了比前作有所提升,您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SCA-自:不论如何我都想给《樱之刻》一个令人满意的画面。虽然还没有发表过,但我做了一个实验。我制作了一个中等价格的作品,并对其进行了画面的大改造。这个故事非常离谱,是魔法少女被扶她玩弄的拔作。我想大概是卖不出去的,所以想重写福利场景以外的剧本。写这个来了感觉所以着手《樱之刻》的创作。我们还重新统一了作画总监。虽然那个人很快就辞职了,但是现在的总监是个非常认真的人,真是帮了大忙。不知道能不能在本次采访透露,不过我还是说一句,这次通常版的包装画面非常厉害。初回版的线稿却有些棘手……。由于通常版制作的太好,所以还是不太想妥协。

——当然,我认为如果从头到尾玩过前作的话,会更有乐趣,但在我玩过第一章的体验版后,给我的印象是,即使没有玩过前作,它也足够令人期待。如果没有玩过《樱之诗》,从本作开始玩也没有问题吗?不过从作品上看,我觉得这是一部与前作相似的作品。还没玩过前作的应该也有在意这一点的人,所以请说明一下。
SCA-自:说实话这部分我也不清楚。实际上,我自己“本想制作成一部仅凭《樱之刻》就足够享受的作品,但问了制作者后才知道不做《樱之诗》只做《樱之刻》是不可能的”,所以还是,“还是从《樱之诗》开始比较好吧”。
——发售前,如果重温前作的话要特别留意哪些部分,唤醒记忆后会更加享受呢?如果有的话请务必告诉我。
SCA-自:我认为玩了《樱之刻》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回想起来,因为我是这样制作的。
实际上,《樱之刻》距离《樱之诗》的学生章节已经差不多是10年后的世界了,所以对于角色们来说,那个弓张学园就仿佛幻想一般。所以,当玩《樱之刻》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也许就会想从前作开始再玩一遍,产生像这样的感觉。我想做这样的游戏。

——作为前作的续篇,或者说是与之相共鸣的作品,本作最希望大家享受哪些部分呢?
SCA-自:该怎么说呢。其实原本就是“读者赋予‘作品’第二次生命”的主题,所以我觉得如何看待《樱之诗》和《樱之刻》是因人而异的。实际上,这样的故事也有很多。
——前作为各章都准备了ED,本作准备以哪个结局为后续呢?记得当时想继续从《樱之诗》最后一个场景看下去的呼声比较多,作品概要也给人这样的印象,请问具体是怎样?
SCA-自:坡道的后续。蓝和直哉走下梦浮坂之后的故事。

——前作是由各章选择通过选项的多结局构成的。本作也是同样的吗?还是说变成了单一的故事?
SCA-自:几乎是单一的。虽说不能断言,但基本上都是单一的。
——看了官网的一些信息有些人发现本作的主人公也是草薙直哉,而从角色的定位中有些人发现圭也处在相同的位置,所以也有很多人觉得会有很多故事是以圭为中心展开吧,请问是这样吗?还是说故事始终以直哉为中心,把他和圭的故事作为主题呢?
SCA-自:我不能透露超出官网中出现的情报。因为这是续篇,可能会通过一些信息想象出很多场景。

——有很多在《樱之诗》中只出现了名字的角色这次也有了立绘,给人一种想要把故事好好结合起来的感觉。请告诉我这样做的理由。
SCA-自:在《樱之诗》中,虽说我写的部分没有什么漏洞,但除此之外的部分“是怎么样的呢?”,所以我直接去问了写手,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决定”,于是我就决定扩展这部分的故事。就好比在体验版中写到的“为什么静流制作了一个假花瓶,却没有给丽华呢?”这种普通的问题。然后我就开始发掘大家产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疑问的问题,并从中开始更深入的发掘。第一章中的《La gazzaladra(贼鹊)》是在《樱之诗》完成后不久就完成的。因为我也对静流和丽华以及其他只出现过名字的人们的行动抱有疑问,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不仅仅是绘画,歌剧、陶艺、诗、小说等各种各样的艺术都在本作登场了。游玩本作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吗?虽然那些介绍给人的印象都是简单易懂的,所以我感觉没什么必要,但如果有时间充裕,哪些部分可以事先了解一下比较好,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
SCA-自:不需要。我想这大概是至今为止最不需要的作品了。底层的东西太过庞大,不需要专门去了解这些。
——《樱之诗》以及《樱之刻》是以艺术为主题而描写的,那么对于SCA-自先生来说,艺术是怎样的存在?我想大多数人都对艺术的深层部分不是很熟悉,但这两部作品都是以该主题进行描写,是否有什么理由,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
SCA-自:实际上,我认为fine art,也就是所谓的纯粹艺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正如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讲座中所讲的那样。有意思的是说出这句话的黑格尔那时正热衷于被称为是庸俗娱乐的歌剧呢。也就是说,对黑格尔来说,即使纯粹艺术已经结束了,但他仍享受娱乐所给他带来的快乐吧。在这个意义上,我很喜欢黑格尔的艺术观。实际上,这与维特根斯坦的感性也大致相同,感觉只有海德格尔反对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这又是个很长的故事了。

——关于樱之刻的OP动画。该说是与前作的OP动画有着相似的氛围呢,感受到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它想让用户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告诉我在这方面下了那些功夫。
SCA-自:虽说目前为止,一直把这部分都交给了葵乙夜桑,我们也准备了很好的素材,拿出了不少资源。真是费了很大劲。我们还与作曲家松本桑就完整版和简短版的构成进行了大量讨论。在OP动画的制作上是真花了不少功夫。
——而且OP动画的主题曲的标题《刻ト詩》也融入了两部作品的标题。果然是想与《樱之诗》和《樱之刻》两者引起共鸣,或是想说明两部作品是同等存在为意图而创作的歌曲吗?
SCA-自:当ED响起后,你就会全部明白。
——第一次听到完成的曲子时的印象和感想是什么样的?
SCA-自:直到最后都是“不是那样”“也不是那样”的感觉。混音也重做了好几次,比起感想什么的,倒不如是“怎样做才能变好?”。

——初回限定版有附赠小册子和CD。期待小说的粉丝,以及对贵社作品的主题曲等等赋予高评价的人也很多。请告诉我其中描述了怎样的内容?
SCA-自:正篇无论如何也没能放进去。但它包含了相当重要的故事。特别是喜欢稟和雫的人一定要读一下。
——最后,还有其他什么想说的吗,再次宣传一下作品吧。
SCA-自:请大家多多关照。
——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