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纪念我写的第一部长篇“黄色”小说

我写的第一部长篇“黄色”小说,题曰:《黄楼梦》。当然,它不成熟,也就是不够味儿,出现的,哪怕宽泛到“不适宜”内容,也不多。再回看的话,主要是设定太宽松、细节太复杂、以及思想太别致了。而且与大家常见的不一样,它至今也没有公开的发布过,以后也不会有,就不要说还就是停在写不到一半了。
时间还要退回到,嗯,2017年的冬季,那时,15岁半,高一,拿到了迄今“最高”的“荣誉”:期末,全市联考,地理单科拿到了第一名。俗话说:中国教育看山东,山东教育看潍坊。
2016年,安丘一中被北大清华认定为全国名校,位列山东省第七名。在2019年潍坊高中人气排名中,安丘一中仅次于潍坊中学,排名第二。2018年高考,安丘有9人达到清华、北大录取标准,这9人均来自安丘一中。
2017年高考,取得了二十多年来的最好成绩,其中理科最高分708(全省第二名),文科最高分662(全省第五名),均为潍坊市第一名,有七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100人参加高考,文理本科进线1071人,本科率98%。
…………
每每在新闻上、喜报上读到这些充满了格调的东西,总是会“充上更满”的疑问:原来,我离所谓“重本”这么近吗?想起来了,“985、211”(分数)线久久地被我甩在身后;囊括全市顶尖的小A班尖子与我称兄道弟;中考及几番模拟首次全市聚首时闪烁睥睨。想起来了,12岁的孩子们寒秋的深夜凑在车棚里召开学习讨论会;14岁的少年们刺破酷暑去到辅导班却依然是一中双语的老师们;16岁的我已经极度失眠再也没有了昼夜……
想起来了,30个又30个凛冽冬夜,30个又30个的凄凉秋夜,30个又30个的炽热夏夜,30个又30个萎靡春夜。我躺在床上,无论是破旧不堪的大通铺,还是热乎出炉的新宿舍。没有电,却有光,一如没有心,却还有微微的心跳。
我知道了,我的疑问来自哪里。我没有参加高考,所以没有我;我喝下了太多的药,所以有了我。
那是2017年底,非常底,当我在次年年底整理完(截至彼时的)手稿之后,通过参照日历回忆确定为2017.12.29。当然,此后的我已经无法再得知当时是怎样确定而记下这串数字的了。那天晚上,将近4个小时的晚自习被 语文科 包揽了。因为如大家所见的原因,我的眼中古文与白话差不大,编起瞎话儿——不是,阅读理解起来还怕格子不够用呢,有不少彼时的诗词都是语文考试期间多余时间写下来的。
算起来,只有一次接近翻车的,就是那首《蝴蝶引》:
旷野茫茫空寥哀,西山幽谷雪天在。
阴云漠漫影色繁,彻日飞花白霜海。
……
轻吟乐饮醉与蝶,剑道翩然舞成赋。
蝴蝶澄净向天行,与我共同回首顾。


因为我突发奇想,那个作文题目可塑性非常高,所以决心不再另作,直接上一首长诗,就诞生了《蝴蝶引》,30行的七古。作文题目给的材料(类似,不能肯定)如下: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结果我忘了一个事儿,诗是直接在作文答题纸上写的,因为考试太多,不是所有的卷子都会(由学生互相,通常是班级交换)评判,就有可能回不到自己手里,那样就有可能直接上交到学校的哪里去作为检查的东西了。半途想起来,一惊,“我们写诗的真的记不住我们自己都写了什么呀”。当然,短诗、小令短期内没问题,还有极少数的能背过的。但大多数的、更长的,早就 就着饭吃了。我也敢打赌在看的列位让你背《蝴蝶引》你也背不来。总之啊,就是我还得赶紧誊抄一遍自己留稿,考试时间可不等人啊,所以最终到收试卷的时候我还稍稍拖了几分钟。因为当时那次不放假印象深刻,所以后来我也记录下了时间来:2019.1.1,上午8点多至不满10点。当然,还有字数不足发回重写但被发卷子的那个朋友用“诗”给语文老师怼了回去的后话。
扯远了,2017年12月29日晚,我在作语文卷子的空闲时期动笔写下了一个“带颜色”的短篇,主角是,李清照。。。(论粉丝的疯狂性)。那张原稿我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同时期的一个要交很多钱的什么什么竞赛的准考证,就常规准考证那么大张纸竟然今年还看到过,上面有清楚的日期,应该错不了。
次年一月,我于是正式开了个坑,初题为《黄楼后传》,还有一句“引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初期的更新倒没有什么不顺利的,因为压根儿就没怎么更新,虽然靠近期末考试多了,能偷的闲(实际上也不止语文考试,各科多少都能有)也多了,但是期末了!第一次的更新还是寒假和刚开学要筹备市里的什么大会(2018年春)而带来的一段较长“半自习”。其中,李清照的那一点儿短篇当时还被我化到了某场游戏的情节中了。
第二次的更新便是分班以后、期末、暑假,也就是从15岁拖到16岁了。也是在那段时间才开始由序章到了进入主题的第一卷、第二卷,并且是七月中旬期末考完后的那几天,才完成了那个讲完后把全宿舍都吓了一跳巧妙设定。彼时,我首次对所有手稿进行了整理,分列了目录,记下了序言,还填了一首《黄楼梦后序》的《永遇乐》。在此不便于展示。
此后的事,便越发的难以考证了(好家伙,考《金瓶梅》都不带这么难的),反正在19年还写了不少篇章,进入到了某十二个知名古代诗人转生(再论粉丝的疯狂性)+《天方夜谭》式的故事 进行时间线分散的阶段了。然后终于是断了。现在翻回手稿来看看,正卡在陈伯玉(陈子昂)登场,纸张的反面才刚用了三行。
极相思·忆写《黄楼》
忘得旧日闲愁,翻涌意难休。零星飞絮,飘盈满袖,云雨难收。
戏弄岚烟行苍狗,才归去、尽是白头。相携远道,黄粱一梦,望断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