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课堂: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P1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P6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人体吸入的气体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氧气:用燃烧的木条检验。木条燃烧的越旺盛,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石灰水越快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高。
水蒸气:用干燥的玻璃片接触气体,出现水煮越多,则说明水蒸气含量越高。

收集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空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
呼出的气体:排水法(因为呼出的气体比水轻,且几乎不溶于水)
tip:排水法:将倒扣的集气瓶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然后往集气瓶中通气。等水槽有气泡冒出的时候,说明呼出的气体已经溢出了,集气瓶已经收集满了。收集完之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槽中取出。
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比较:

P7 简单仪器
反应容器:
集气瓶:存放少量气体,或气体反应的容器 ,不能加热
烧杯:配溶液或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以在石棉网上加热
试管:作少量试剂的化学反应,可以直接加热
加热用具:
酒精灯:用于加热
存放试剂:
滴瓶:存放液体,其中滴管不清洗
集气瓶:见上方
漏斗:
漏斗:过滤时所用
长颈漏斗:向一个小口径的容器里添加液体。
其它:
玻璃棒:引流或搅拌
量筒:量液体的体积,不能进行化学反应,不能用来配溶液,不能加热
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用完清洗。
铁架台:固定仪器,用于加热或过滤
试管夹:夹住试管加热

P8 药品的取用
“三不”原则
1.不得用手接触药品
2.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不得直接闻气体(要扇闻)
保护眼睛
如果药品接触眼睛,一定要用大量水清洗,然后去医院治疗。做实验的时候,最好能带上防护眼镜。
固体药品取用
存放固体的容器叫广口瓶
块状:(一横,二放,三慢竖)将容器横过来,用镊子夹取一小块物体,用镊子放进容器口,慢慢地竖起来。让固体缓慢地滑下去。
粉状:(一斜,二送,三直立)先把容器斜过来,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进去。送到容器底部。把试管慢慢地竖起来。
tip:记得洗干净镊子和药匙。
液体药品取用
存放液体的容器叫细口瓶
大量液体: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口紧贴瓶口倾倒,试剂瓶的标签要朝向手心。倒出需要的量后瓶口在试管口蹭一下。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加,不要伸进容器里面,始终保持竖直。
定量量取:用量筒。
tip:按说明量去取。无说明的话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去取。

P11 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实验
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瓶中压强减小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倒吸。水的体积就是原来氧气的体积。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双控橡胶塞,玻璃导管,弹簧夹,烧杯

步骤
- 连接装置(如上图)
- 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弹簧夹夹在玻璃管处,用手握住集气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倒吸一段水柱,这就可以说明气密性良好(和气体有关的实验都少不了这一步)
- 加水,为了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把水面上方的空间五等分,关闭弹簧夹
- 向燃烧匙中加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立即伸进集气瓶中,塞紧橡胶塞。
现象+结论

误差+总结

P12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空气的组成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