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曾仕强 | 易经的智慧 完整版(1-150集)

2023-04-11 11:19 作者:iDanielle  | 我要投稿

曾仕强 | 易经的智慧

(注:个人笔记,包含个人理解,非视频原话记录。)

第一集 总论01-龙马负图


001_总论01_龙马负图 P1 - 00:59


  1. 中华文化的根源是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概言之就是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洛文化精神,是以“河图”“洛书”为标志的。
  2. 传说在上古时期,黄河中跃出一匹似龙似马的怪兽,身上绘有奇特的图像,我们称之为河图;在洛水,发现一只神龟,龟甲上也绘有奇特的书纹,我们称之为洛书
  3. 数字“5”在河图的核心位置,也是易经的核心。人是万物之灵,五个手指掌握全局。我们平时说的“队伍”,就是可以完全控制的团队才有资格叫队伍。
  4. 最初的东西是“”,气代表天气之间万事万物运行的力量。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我们喜欢讲的“气质”,气就是奇数,为阳,质就是偶数,为阴。
  5. 五行”是气的运行的方向。气的运行方向有东南西北中或上下左右中。气的不同方向的运行形成了金木水火土,称之为五行。气向下流形成水,向上冒形成火,往四方八面扩散形成木,四方八面向内聚形成金,四平八稳运行的力量形成土。如果把五行理解为独立的五种物质或元素的构成,是不准确的。五行的生克也不必太过强调,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生化的作用。
  6. 宇宙最初从气化而来,所谓气化就是物质变成能量的过程。气化包括无形的“能”跟有形的“质”,即物质和能量,质能互变。阴代表物质,阳代表能量,阴阳互变,阴极成阳,阳极成阴。
  7. 东西”一词做物指向时,我们为何不称之为“南北”?从河图中可以看出,东方为木,西方为金,大部分我们用的物件都由这些组成。而南北为火与水,用火与水来构成一个物件是比较难的。这是“东西”一词的来源解释之一。(扩展小故事,来源百度百科: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一天在路上碰见他的朋友盛温如提着篮子上街。朱熹问:「你上哪儿?」盛温如回答说:「上街买东西。」朱熹又问:「难道不能买南北?」盛温如回答说:「当然不能。」接着,他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东、西、南、北、中相配的道理解释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木类,篮子装得了;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火之类篮子是装不得的,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8. 顺其自然而不任其自然,我们要顺着自然的规律去求新示变,而不违背自然。但又不能任其自然发展不管不顾。

第二集 总论02-神龟载书


002_总论02_神龟载书 P2 - 00:50


  1. 乱中有序,洛书相对河图来说,有所变有所不变。见五不见十是最明显的变化。五(土)是根是不变的。
  2. 洛书中气的运行方向有顺有逆。一个人的成功可以顺取顺守,也可以逆取顺守。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原则,根不能变,万一走逆了,纠正过来即可,我们说的“无咎”就包含这个道理。
  3. 洛书中的1是水,水是生存的源头,不能动,所谓饮水思源。1是太极,是天,所以我们说不能逆天。3是木,是代表有生气的地方,所谓“逐水草而居”,有水有木,就可以生活了。5是土,是根本,更不能动。所以1、3、5不能变。十不是没有,而是隐而不现,它藏在四面八方,表示有了五之后,就可以放心去变。
  4. 我们从河图洛书至少要得到三个启示:一是人一定会变,有变化才有进步;二是什么叫经?土是经,是我们的生活的根本,不可忘;三是小孩不要乱变,中国人有着爱变的天性,如果要求本来善变的孩子再去求新示变,就有离经叛道的危险。总之,持经求变。生活的原则不能变,生活的方式可以变。

第三集 总论03-天人合德


003_总论03_天人合德 P3 - 00:50


  1. 天垂象只有圣人看得懂,圣人象之,就是指圣人会模仿天象以示凡人。伏羲便是圣人,他仰观天象,俯视地理,天象地理相对应,画出了八卦图。这就叫天人合一
  2. 周文王把伏羲的天道引入了人道。他认为人类最要紧的是政治。孔子进而把周文王的人道更具体化,把易经转移成为人生的行事规则,推行教化,从而成为万世师表。孔子主张用伦理道德来修正我们的行为,以符合天道,谓之“修德”。“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行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
  3. 孔子终身致力于“天人合德”。修德以应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最重要最可靠的就是修身修己,这是《易经》最重要的核心。
  4.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5. 从“焚书坑儒”秦始皇保留《易经》开始大家开始认为《易经》是占卜用的,这是严重偏离它的核心的。把《易经》从道德性变成了知识性,趋吉避凶变成了易学的重点,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沉迷于趋吉避凶,这便是投机取巧。一个人德性好的时候,凶吉是会转换的,所以孔子说一个人遇到困难的事情的时候要努力去克服而不是逃避,这才是修德。

第四集 总论04-以人为本


004_总论04_以人为本 P4 - 00:44


  1. 《易经》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中,所以也有《变经》之称。我们不太赞成铁口直辨或命定论,凡事都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做适当的调整。譬如命本来不好的人,可以通过品德的修行而改变它。
  2.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顺有逆,有阴有阳。对错黑白并不是两极化的,都是互相影响或转换,在变化之中。一阴一阳谓之道。所以我们教小孩子,要告诉他,在他那个年龄这样做是对的或错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的看法,要留有余地。
  3. 先天有水,后天才有了,万物成于河图洛书中的东3,所以后天的生化作用是从木开始的。
  4. 中国、中华民族、中原文化,都是中字来表示。中就是太极。中的意思就是合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是要做不同的人。这叫大同小异。
  5. 中国是礼治德治,境界比法治要高,我们在法治的基础上发展礼治和德治。随时随地能够随机应变,但是绝对不会投机取巧的人,才有资格叫中国人
  6. 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不是不明是非,而是凡事讲求合理。合理合什么理呢?合三理。合天地人三理
  7. 所有的学问由人来主导,以人为本



曾仕强 | 易经的智慧 完整版(1-150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