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伤寒六经的次序是本《内经》自然法则而来 ,考六经排列次序 , 在《内经》中有三种 : 一

2022-02-22 15:25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伤寒六经的次序是本《内经》自然法则而来 ,考六经排列次序 , 在《内经》中有三种 : 一是按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次序排列的 ,这是为了代表阴阳的消长变化 ; 二是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次序排列的 ,这是为了代表四季的气候变化 ; 三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排列的 , 这是用以阐明自然界和人体气化活动的规律。邹师认为伤寒六经则是用以阐明伤寒病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 , 所以仲景运用了第三种排列方式。但三阴三阳六经和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 , 因脏腑经络是六经气化活动的场所。六经气化活动有表里、升降、离合之分 : 从脏腑看 ,三阳主外运从下而上 ,三阴主内用从内而外 , 合则阴阳配偶 , 离则各异其用 , 其活动形式 , 则不外升已而降 , 降已而升。从经络看 ,则包括营卫气血在此经隧中活动 ,前人将经络之功能 ,称为经气 ; 营卫气血之功能 ,称为脉气 ,六经则含经气与脉气为一体。

分而言之 , 营血又合脉气为一气 ,卫气又合经气为一气。而营卫气血皆出自中焦 ,由水谷之气的精微所化生 , 上归于肺 , 输布全身 , 内荣五脏 , 外濡肢体。这就是阴阳互根、阴平阳秘之理 ,也就是整体活动借气化以生存的大概 ,这便是六经气化活动之常态。常与变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常必有变 ,宋代学者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 : 太极动而生阳 ,静而生阴 ,这种阴阳动静 , 就是上述气化活动的正常现象。但阳过动则其气外露而害生 , 阴过静则其用不彰而弊出 ,因而便产生了阴阳失衡的病理变化。伤寒六经从太阳病到厥阴病 ,就是把不同脉证 ,根据六经阴阳之气的多少异用 ,相应地表现出来 ,因此形成了六大类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的病证 ,使能在人体中找出全部诊疗方法来 , 而且按阴阳气化原理说明这些病变的病证 , 都是由于人体内外感受的各种病因的影响所引起的复杂变化 ,由于病因不同 ,故而引起了六经脉证的种种变化。现将六经气化失常的主证分析如后 ,便可窥见六经理论的由来和疾病演变的基本规律。


伤寒六经的次序是本《内经》自然法则而来 ,考六经排列次序 , 在《内经》中有三种 : 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