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秋杂史·鲁隐公

2023-06-24 10:51 作者:瞬间合并  | 我要投稿

谥号解曰:“不尸其位,不掌其国为‘声’。”声子乃一介女流,则国,实乃后宫也。 时惠公娶孟子,孟子娣姒皆为陪嫁,为侧室。春秋时期,姐妹共嫁一夫,惠公只钟爱孟子,而娶侧室,也只为合礼也。 后孟子薨,侧室皆被聚到惠公面前,惠公相声子,举声子于侧室,遂为继室。 继室者,位低于正室,而高于侧室。 声子以其原为侧室,又其皆为姐妹,而不掌后宫,不管理后宫之事,遂谥号为“声”。 后惠公娶仲子,声子复为妾,无扰于其妾也。 后声子平平无奇,卒于隐公三年。 --- 鲁隐公传(一) 鲁隐公,姬姓也,名息姑,惠公,声子之子也。 初,隐公,年少,知其为继室之子,然其父除其无二,遂喜,认为其一定能继承君位。又明君者,处高位也,需修德,以防下逆,遂行,修德不怠。 然隐公至于七岁,其父又娶一女为正妻,其母声子又从继室转为侧室,复为妾也。又知君继者,嫡长子为先。 初,隐公心存侥幸,以为惠公不会生一子,然事实,惠公生一子,桓公也。隐公遂止,但德修不止,虽为,不知其故。 后惠公薨,而桓公年幼,不可参政事。时也,唯隐公也。鲁人遂劝隐公当其君,不继,摄也。 隐公思索片刻,度义而后动,后意之周公旦,曰:“然。”遂为“鲁隐公。” 隐公元年,鲁隐公欲求好于诸国,习其父,广施德,且欲现自己于鲁人。遂遣使者告于邾国国君。及三月,与邾国国君在蔑会盟。 后平安无事,至于四月,费伯帅师城郎。城,建造。费伯没有向隐公请命便私自建造城墙,隐公知,叹曰:“摄政之君不好当啊。” 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公闻之,意不参与,置身于事外,意保全鲁国也哉。 后隐公修君之德,至于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隐公怒,对曰:“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吾鲁国之凶事哉?”遂缓,遣宰咺归于周,而其臣闻其怒,背地而讥笑曰:“摄政君,有何脾气尔?”隐公知,叹哉。 修德于八月,纪人伐夷,不关注也。 有蜚,隐公施全德于鲁国,蜚遂退,不为灾。复修德哉。 修德于九月,与宋人盟于宿。宋国之人,非其君,而为一重臣。葬惠公之时,有宋师,公立而求成焉。 修德于十月,改葬惠公。施德于鲁。 卫侯来会葬,隐公以其为摄政君,不会。而隐公又度其恐于其结盟而攻郑。遂不会。 郑人请师于邾,邾子私会于公子豫,公子豫请求去助邾人,隐公怒,指其曰:“不可,汝不能去,若违,则非吾之臣。”公子豫遂行。隐公哀,曰:“行一流程?” 后祭仲来,见于隐公,隐公跽而与之对。祭仲曰:“邾乃君之附庸,且与君盟。君弗许,而邾子不与而私行,实不义也。然吾郑虽与之盟,却无知其不义也,愿君谅我等之罪也。”公曰:“公子豫已非我之臣,汝何罪之有也?安心攻打卫国,孤不会从背后攻打你们的。”然,祭仲遂去。 众父卒,隐公以其为一摄政王,未与小敛。故《春秋》不书日。

春秋杂史·鲁隐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