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在假装读书(不是装杯是真看不进去那种)
知道读书好,但就是读不进去啊!这问题困扰很多人很久。
这里的“假装读书”不是装杯行为,而是决心都下了,时间也浪费了,但读完之后脑子里一点痕迹都没有的:读~了~白~读。
这一篇反思&总结,是我观察身边几十个人分析所得,基本能涵盖所有常见情况;后半篇对应了解决方法,只要你肯花3分钟看完就能有改观。
首先,你是哪种类型的读不进去?
1. 不尊重客观事实,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强行灌文
这类人往往很理智,知道“缺啥补啥”但难免心态焦虑,操之过急而忽视学习规律。
比如想系统了解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知道上野千鹤子最近很红,结果按照出版时间顺序上来就读《父权制与资本主义》,过于学术。
2. 忽视生理节律,集中不了精神
白天读小说,晚上读理论,你不懵谁懵?我见过不止一个职场打工人,早晨醒来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只有晚上下班有一小时阅读时间,但无论是身体还是精力都已经消耗殆尽了。
3. 盲目跟风,博主推啥我看啥
认识书的渠道很单一,全靠一两个博主推荐。殊不知图书跟任何产品一样,都有营销期,都会做广告。而你目之所及读书博主(尤其是只推荐畅销书的),你以为的好书种草,其实只是人家的恰饭视频。
4. 从不去书店买书,购书渠道单一
网上买书,便宜、直接。但书店买书,你会收获偶然的相遇。书店的码堆会根据选题、作者、时下热度进行分类,类似于现实版的“猜你喜欢”。或许你只是为了某本书走进书店,但随手拿起旁边的一本,看看标题,作者,简介,或许才是你寻找的本命。
如何解决读了白读?不绕弯路直接上干货:
方法一:主题性阅读。先对某个领域有宏观、感性的认知(是的,先看看小破站上的相关话题),然后列一个由浅入深的书单,再深循序渐进加难度。
方法二:了解自己是“晨型人”还是“夜型人”;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读那些难啃的(理论型/大部头等);在精力消散的时候读简单易读的(小说、散文等)。
方法三:在畅销书和经典书中选后者。大浪淘沙,经过时间检验的才值得你付出时间。
方法四:不用我说,你需要培养跟书的“感情”。有些书不去书店永远遇不到。爱书就多去逛书店,化被动为主动,制造与书“偶然的相遇”。
最后彩蛋,留给有耐心的宝宝。
重中之重,学会输出。读书是一种输入行为,想要内化,必有一步骤就是主动或被动“输出”。关于这部分内容日后会更新,订阅兔兔的频道,希望对你有帮助!
各位神仙赞完再走功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