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今化(1)
——关于古人今化
这里先感谢一下营销号和梗小鬼们,你们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古人。
苏轼,想必我列表的各位都认识吧?前后两篇赤壁赋,水调歌头,恋奴娇.赤壁怀古,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而在一些人的眼里,苏轼却是一个“巨婴”,需要靠着弟弟苏辙“捞”才能免于死罪与放逐。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他们将今人的思想与看法加到了古人身上,以至于出现了“弟弟,贬贬,捞捞”这样的情况。
现实是什么呢?苏轼苏辙二人,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啊,在今日,骨肉兄弟之情尚且难以割舍,更何况是看重“忠”,“孝”的古代呢?
苏辙曾写过《为兄轼下狱上书》,其中写到:“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下我很早就失去父母双亲,只有兄长苏轼一人相依为命)这表明,二苏的感情并非一人去拾升另一人的附属,而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并非今人所意淫的“巨婴苏子瞻”和“捞哥哥苏子由”。
此外,二苏唱和甚多,书信往来亦颇多,诗词中也有数篇是记述二人彼此生活之事,二苏的唱和见以下:
《次韵子瞻渼陂鱼》,《和子瞻金山》,《和子瞻银山》,《和子瞻煎茶》,《和子瞻画鱼歌》——诸如此类,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而意淫人脑中所想的,无非是废物子瞻与爬上龙床的子由,至于这些兄弟之深情,姑且当做不见罢?
多是网络风气使然罢,一些人对二苏的印象逐渐发生改变和偏差,不再是写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才子苏轼,也不再是写出六国,秦,汉,三国,晋,隋,唐等诸多高论灼见的苏辙。
再提一事,张怀民和苏轼,二人为好友,当时的张怀民陪苏轼也是因为二人的情谊和照顾苏轼的心情(因为被贬谪)并非是“古人今化”人眼中得“腐味满满”更不会是变成娈童之事,苏轼的正妻,是王弗。与佛印,黄庭坚(鲁直)也是好友关系,并非意淫中的娈,望各位悉知。
在“古人今化”人的眼里,李清照是喝酒打牌的女混混,李白是只知道喝酒的醉鬼登徒子,杜甫,则变成了李白的头号粉丝,至于唐时三人(李孟杜三人),则变成了“三角恋关系”。
古人们,无论是冷门还是热门,都会被一些人拎出来,套上廉价的古风外衣,说着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话,用看似“生动”的话语,来讲述“特点”(其实就是烂梗),这样,许多辨别能力不强的受众,就会产生刻板印象,继而被误导。(这里就不说是那些视频公号了)
或许再过几年,会有人觉得视频比历史书籍有用呢?
(时间问题,剩下部分抽时间发)
(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