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资本论》第一章 商品

2023-01-04 18:44 作者:曼妥思椰子斯基  | 我要投稿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既是商品也是劳动产品,前者侧重于它在社会的流通,后者侧重于它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无论它作为商品或者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并且有使用价值(质的差别)和交换价值(量的差别)双重性。

  当它作为商品在社会上流通时,它就抽离了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不同表现形式的同一性(比如一根淀粉肠=两瓶矿泉水,一根淀粉肠=三块泡泡糖,一根淀粉肠=十个橡皮筋),在堆满各类商品的市场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当它(商品)作为人类劳动产品时,同样地我们也抽去它的使用价值(有用性质),随着劳动产品可感属性的消失,体现出各类劳动的具体的形式也消失了,这些物只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为商品价值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离不开商品体的存在,商品体的存在又依赖人的生产劳动,人的生产劳动由工人作出(他们总是与生产资料结合得非常紧密),因此工人是价值的源泉

抽象了的人类劳动价值以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以劳动持续时间(小时/天/月/年等等)计量,但注意,只有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两种不同商品价值的比例,就是两者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也就是它们相交换比例(交换价值量)的依据。


  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由多种情况决定(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因此,在劳动中越,越是扩大产品的产量,就越能减少劳动产品的价值,越是增加劳动时间,就越能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读书笔记】《资本论》第一章 商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